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東鑊耳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東鑊耳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廣東鑊耳屋

類型:嶺南傳統民居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外牆壁均有花鳥圖案。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粵北客家等地稱為"雲牆"或者是"茶壺環"。鑊,是古時的一種大鍋,鑊耳屋,因此亦稱"鍋耳屋"。[1]

概述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外牆壁均有花鳥圖案。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鑊,是古時的一種大鍋,鑊耳屋,因此亦稱"鍋耳屋"。 耳狀建築具有防火,通風性能良好等特點。火災時,高聳的山牆可阻止火勢蔓延和侵入;微風吹動時,山牆可擋風入巷道,進而通過門、窗流入屋內。民間還有「鑊耳屋」蘊含富貴吉祥,豐衣足食一說。鑊耳屋以廣府風格的民居建築為主要代表,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築亦有類似鑊耳山牆。

旅遊景區

鑊耳屋

鑊耳屋是家境殷實的象徵,所用材料講究,而且造工精細。如鑊耳屋所用的青磚 ,以警告打磨的水磨青磚為上乘,若非大富之家,是用不起也住不起的。又如屋兩邊的鑊耳,其結構從檐口至頂端用兩排瓦筒壓頂並用灰塑封固,處理收口的工藝,是整座建築工程難度最高,造價最貴的地方。

從正面看兩邊高聳的牆體呈鑊耳形,從側面看就像一個「凸」字,可以看出當時珠三角古居民建築風格。當時順德還有一種以蠔殼砌牆的居屋,很有特色,據說冬暖夏涼,間或也有以蠔殼代替青磚建造的鑊耳屋。廣州市海珠區的黃埔古港和小洲村就有這樣的建築。

六巷

六巷是六條古老巷子的統稱——「榮陽首里」、「朱正邸」、「家樂里」、「青雲巷」、「居仁里」、「悉里」。在有着300多年歷史的」榮陽首里「青石板小巷裡,伴隨着久經風霜的循上石階,清一色的「鑊耳屋」錯落有致,分列兩旁。據專家介紹,這裡是西城村保存比較完整的清代石巷。村中年近六旬的文叔告訴記者,六條巷子中的鑊耳屋超過30間,不少已有100多年歷史,最古老的甚至有300餘年。

歷史文化

傳說故事

相傳明朝名滿珠三角的太師梁儲年老告歸,依依不捨的皇帝問老師有何要求。老太師沉吟片刻才講:希望能整天想到皇上。皇上說,那有什麼最好的方法?梁儲說:我請求皇上能批准我仿照皇家建築模樣在家鄉建一間房子,這樣我一抬頭就似乎看到皇宮也就馬上想到皇上。鑑於梁儲曾為自己和自己的父親擔任過老師,更是耿耿無私的大忠臣,這個提議雖對皇家建築規例有點打「擦邊球」的味道,但料他都不敢為非作歹,於是很痛快地批准了梁儲這個請求,後來梁太師果然在家鄉建造了這種略似皇宮但又具嶺南民居特色的鑊耳大屋。當然這只是口耳相傳的故事,但這種鑊耳確實頗像明朝文官的官帽模樣,因而殘存着明代的建築與文化信息。當年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資格享受這種住房優惠,所謂「千兩黃金萬擔谷,夜夜笙歌鑊耳屋」,但後來山高皇帝遠,這種堂皇沉雄的建築也就慢慢平民化起來。於是鑊耳屋也逐漸散發出一種提醒村中晚輩讀書入仕,光宗耀祖的內涵。

另外,因它狀若鑊耳,且只有大戶人家才能享此豪宅,故後人增添出「手抓鑊頭耳,有得蒸來有得炒,衣食豐足無牽掛」的涵義。它更逐漸融合了衣食豐足和獨占鰲頭的雙重內涵,但說到底也不外寄託着人們對豐裕生活,安足人生的一種純樸嚮往。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剔除故事和猜測,人們一直沒對鑊耳屋形狀構成的內在關鍵文化原因作深入探究,令它長期處於傳說狀態。其實,中國山牆分五種,分別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形狀。鑊耳為金形山牆,金生水,水克火,具鎮火作用。形狀原因就在於此。

歷史發展

很多人一聽到「鑊耳屋」三個字都覺得俗不可耐,但正是這種充滿家庭況味甚至散發着田埂野草氣息的稱呼卻正好折射出本地人最古樸和單一的理想,那就是將最表層的「民以食為天」思想首先外化為一種凝固具象,至於內里的那種催人奮進,鞭策後輩的文化力量則在長輩拈着手指不緊不慢的述說中逐漸築成晚輩解讀家族昔日歷史,奮發超越前賢的一道文化門檻,同時也成為後人走進順德精神文化的一個有效切入點。

這些古老大屋兩側上高高聳起的封火牆,做成平時鄉村灶頭炒菜用的大鑊耳朵形狀,有的甚至做成鑊鏟一般,最初的功用是阻止火勢惡化。因為昔日農村,到處禾稈成堆,蔗殼滿目,火勢難遏時,清風一吹,也就禍上他人瓦頭。因此大多鑊耳屋山牆用雙層磚砌成,內藏空氣層,做到對內隔熱散氣,對外防火避災,並且有效阻止火勢蔓延並禍及鄰居,這其實是一種「寧可我下地獄,不可我負他人」的善良深沉人文關懷的直接體現。

至於平時,則可遮擋太陽直射,減少屋內日曬所帶來的悶熱。當然,天朗氣清時,這些高高的鑊耳山牆如一雙大手將天上清風輕輕招引走進兩側長長窄窄的巷道,清風順勢通過門窗自如灌滿屋中。這種聰慧的設計,令屋中主人盡享天然清涼快意。因而,許多人看到鑊耳舊宅上那高高窄窄的小窗總替前人「捏一把汗」且深感納悶,但我們若明白清風的來路和清涼程度也就疑惑冰釋。另外,窗戶如此窄窄高開,一來防盜,二來有避免「散氣」、「漏財」,當然還有避免北風和自我隱蔽的作用。但清風從門窗自然流入,使得家居清涼如水倒是窗戶不必大開的主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