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年輕學佛是否會與生活社會發生牴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年輕學佛是否會與生活社會發生牴觸?
圖片來自六圖網

年輕學佛是否會與生活社會發生牴觸?就佛教來說,既有出世的層面,也有入世的層面,絕非消沉避世。它所注重的不僅是存亡大事,也包括對現實人生的改善。佛陀在《善生經》中,就對世人怎樣處理家庭關係、怎樣看待財富等問題作了非常具體的開示。假設我們年輕時就依教奉行,會少走許多彎路

原文

問:許多人認為,信奉只是為了尋覓死後的歸宿。若年輕時就信奉佛教,難免與日子和作業發生牴觸。不妨等老了再思考這個問題。

我們在年輕時一般會有許多志向和尋求,當他們將全部精力投入其間時,或許還知道不到信奉的意義。跟着人生經歷的豐盛,對世俗日子的虛幻才會有深切體會。尤其是到「老來年月增作減」的時候,功利方位也罷,家庭作業也罷,與即將到來的去世比較,好像都顯得不再重要。所以,我們在晚年更需要信奉的支撐,這也是信徒中老年人居多的主要原因。也因此有人認為,信奉只是老來的安慰,年輕時注重信奉還為時過早。

就佛教來說,既有出世的層面,也有入世的層面,絕非消沉避世。它所注重的不僅是存亡大事,也包括對現實人生的改善。佛陀在《善生經》中,就對世人怎樣處理家庭關係、怎樣看待財富等問題作了非常具體的開示。假設我們年輕時就依教奉行,會少走許多彎路。反之,若一生為願望奔走勞累,且不論效果怎樣,難免感染許多不良習氣,老來想要改動也一般力不從心。一同,對信奉的實習也需在年富力強時進行。歷代祖師大德多是在年輕時便初步修道,佛陀更是在三十五歲便已覺悟。同樣是接受教育,在年輕時初步非常好,仍是到晚年初步非常好呢?[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