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陰出了個何大帥(尹燕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陰出了個何大帥》中國當代作家尹燕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平陰出了個何大帥

平陰縣榆山南門村有個何大帥,生於1871年,卒於1939年,他名叫宗蓮,字春江,家有薄田10畝,父母早亡,與兄嫂及侄子何豐林,何峰鈺一起生活。據可靠資料講,其侄何豐林曾在清朝秀才大元帥吳佩孚手下任重職。

何宗蓮在北洋武備學堂畢業後,入定武軍充軍校。甲午戰爭爆發,奉命駐守海域,率領數百名士兵與日軍激戰於摩天嶺,屢勝。歷任保定將軍學堂總辦、陸軍十二協統領、第二協統領、第一鎮統制,甘肅河州鎮總兵。1912年開察哈爾都統,不久又生陸軍上將、弼威將軍。袁世凱竊取民國政權組織統安會時,他退出官場,回到濟南。

何宗蓮長得寬臉大耳,濃眉大眼,雙手過膝,身長腿短,騎在大白馬上,威風八面,神采奕奕,但他到家鄉時總下馬步行,同老百姓親熱相處,噓寒問暖。

何宗蓮在北洋軍中的資歷,與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王占元等相當,與袁世凱是至交,所以被民初靳雲鵬、張懷芝、張宗昌、陳調元、韓復榘等在山東的軍政當權者,稱為「大帥」。

1933年3月21日,南京國民政府明令褒獎何宗蓮,並批准在濟南建立何宗蓮紀念碑。碑上鐫刻着「何公春江紀念碑」、何的畫像、國民政府的褒獎令及當時的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撰稿、清末翰林院編修民國北京參議院議員莊陔蘭敬書的何公傳略。1934年8月1日,何宗蓮紀念碑在濟南商埠中山公園落成,各界數百人冒雨參加了紀念碑揭幕式。

何宗蓮長得憨厚樸實,卻聰敏過人,他豪氣沖天,仗義打抱不平,除暴安良,僅管如此,因為窮也被人瞧不起,他好喝酒,他在村中酒店賒了一些帳,後來家中來客,他又去賒一壺酒,老闆卻不賒給他,還譏諷他一頓。他氣急之下,出去混日月,因他志氣很大,發奮圖強,在袁世凱手下成了大帥,何宗蓮感激賒不出一壺酒的張老闆,回來酬謝「恩人」,把自己逼成大材,嚇得老闆磕頭如搗蒜,臨了,何宗蓮扔給老闆幾十銀元,讓其好好做買賣,老闆一把鼻涕一把淚說:「俺可再也不敢看不起人了,俺那樣對待何大帥,算是瞎了眼珠子,不得好死啊!」

何大帥辭官回濟南後,1915年他興辦麵粉廠、造紙廠。1921年山東發生大旱災,遍及50多縣,他邀張振卿 ,呂鏡宇、毛稚雲等籌建「山東省賑災公會」、「紅十字會」、「災民救濟會」,他被推選為賑災會會長,先後募集賑災款數萬元,救濟百姓幾十萬人,被人稱「大活佛」、「大恩人」、「大救星」。

何宗蓮1939年病逝,終年68歲,他被埋葬在城南何家林,後被圖財盜墓者們將何大帥墳墓掘開,將珠寶據為已有,卻將一個破損一邊的雞蛋大的珠子扔到一邊去,被城關農具廠的一名工作人員拾起放到辦公桌上的玻璃板上,一滾動,玻璃被劃一道口子,人們奇之,後被弄到縣委會一宿舍內,據縣委辦公室曾任主任的孔給我們講:「時至午夜,只見室內金光閃耀至房頂,既是一塊真正的珠寶!」不是迷信,不是因果報應,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一到,一定要報」當時在扒何大帥墓時,剛掀棺蓋,一個火球飛起,將幾個扒墳者眼崩瞎。

2019.5.24日下午[1]

作者簡介

尹燕忠,男,中共黨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