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水頭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平陽縣水頭鎮隸屬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地處浙江省東南沿海,鰲江流域中上游,與國家級風景區南雁盪山毗鄰,距溫州市區90千米、鰲江港30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3千米,96.5平方千米(2017年)。 常住人口133123人(2017年)。下轄10個社區,68個行政村。 [1]
2015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46.8億元,同比增長4.8%。
2019年10月,水頭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中文名: 水頭鎮
外文名: Shuitou town
別 名: 中國皮都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浙東南沿海
面 積: 96.5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10個社區,6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劇院路3號
電話區號: 0577
郵政區碼: 32540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33123人(2017年)
著名景點: 浙江省一大會址鳳臥冠尖、馬頭崗
車牌代碼: 浙C
生產總值: 46.8億元(2015年)
歷史沿革
水頭原名涇口。因地處涇川(今金溪)匯入橫陽江(今鰲江)之口而得名,始稱於宋。宋代時,因此地古有杉木橋架設,曾名杉橋里。後當地朱氏造石橋三條,又名三橋里(今屬水頭鎮三橋村)。據統計,南宋一朝,三橋里朱氏一族共產生了三名武狀元,八名文科進士,十一名武科進士。三橋里也以狀元村名動一時。
據稱元末,周成德攻下平陽城後,既改「涇口」為「水頭」,「涇水」為「鰲江」。但水頭之名見於文字,則是明代蔡芳的《游南雁盪山記》:「……潮來發棹,抵詹家埠,乘月行二三里許,至徑川(徑同涇),憩智覺寺。明日雞初號,鐘聲方盡,遂出寺。不數里,過水頭,前見數岫遠露,如抽亂筍,如架筆格,如橫修眉,爭獻奇狀」。
清代時隸屬四十二都宰清鄉。
民國時屬平陽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北港區為水頭區。
1949年解放後,初期基本沿用舊政權的行政區劃。1952年6月將北港區劃分為水頭、騰蛟兩區。1958年改水頭區為水頭人民公社。1981年設立水頭鎮。
2011年4月,經省政府批准,撤銷鳳臥、鶴溪、鬧村、南湖、朝陽五個鄉鎮建制,併入水頭鎮。
經濟建設
概述
200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4億元,工農業總產值35多億元,外貿出口供貨值10.4億元,財政收入1.25億元,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達到8503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800元;2006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5.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9000元,完成工業總產值34億元,完成商品成交額27.5億元,金融系統存款餘額21.2億元,貸款餘額10.7億元,同比增長13.%。
201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0.28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3.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69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81元,分別增長9.27%和11.39%;完成全社會投資為19.58億元,同比增長2011年81.3%。
2013年財政總收入2.9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5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8.76%。人均財政收入1730元。各類存款餘額42.2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8.43億元。
2015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46.8億元,同比增長4.8%;稅收收入3.7億元,同比增長1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5720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水頭鎮地處浙江省東南沿海,鰲江流域中上游,與國家級風景區南雁盪山毗鄰,鎮中心點位於北緯27°37′55″,東經120°19′05″。東由「五七」省道接104國道,距溫州市區90千米、鰲江港30千米;西連文成縣、泰順縣;南接蒼南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3千米,96.5平方千米(2017年)。
地形地勢
水頭鎮地質屬於浙閩太平洋沿海基底隆起帶,以火山形成地貌為主,其次為沉積地貌,地勢西高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