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津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津閘

圖片來自搜狐

平津閘,是通惠河上的一座水閘,位於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鄉高碑店村。北京地勢西高東低,落差達到20米,平津上閘與慶豐閘相距十五里,打開平津上閘,即可見慶豐閘閘底。設立水閘, 「天旱水小,則閉閘堵水,短運剝船;雨澇水大,則開閘泄水,放行大舟」(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九十七)。通惠河上的多重船閘體系,隨著歷史變遷大多數已經消失,至今仍保留遺蹟的一道重要船閘就是通惠河上的平津閘,也就是現在的高碑店閘。[1]狹義上,平津閘僅指該閘(又稱「三閘」、「平津上閘」、「高碑店閘」);廣義上,平津閘包括這座平津上閘,明朝廢除的平津中閘,以及下游的平津下閘(又稱「四閘」、「花園閘」)。[2]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簡介

  • 高碑店村位於通惠河沿岸,村內有娘娘廟將軍廟龍王廟等廟宇。
  • 平津閘(高碑店閘)位於高碑店村北口橋西,當地居民俗稱「老閘口」。[1][3]
  • 杭州沿着大運河來的漕船,從北運河經通惠河駛往元大都,但因地勢落差而難以行船。郭守敬遂在通惠河上興建11處控水設施共24座船閘,便於行船。[4]元朝至元二十九年,都水監郭守敬踏勘設計,親自在高碑店村選址督建了通惠河24閘之一的「平津閘」(高碑店閘),並且指揮數萬名軍匠疏浚古河道。通惠河自源頭至白河200多里,設閘壩30多座,「節水以通漕運」。
  • 目前,平津閘是大運河通惠河段惟一保留下來的元代漕運碼頭遺址。[1][3]如今在通惠河畔,高碑店村立有郭守敬的雕像。[4]

歷史概況

  • 明朝永樂十九年(1421年),永樂帝遷都北京。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改建北京城,將通惠河圈入皇城內,城內段不再通航,遂改東便門外的大通橋為通惠河的起點,通惠河改稱「大通河」。
  • 通惠河出北京外城東便門向東,與通州北運河匯流,向南流向杭州,即大運河。通惠河從東便門到北運河段全程21公里。明朝初年多次修治。[4]
  • 郭守敬設計的平津閘分為上、中、下三閘。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御史吳仲力排眾議,奏請修浚通惠河,並親自設計指揮,廢平津中閘,留下平津上閘和平津下閘。經過此次修浚,在東便門至北運河段的通惠河上改建成五座船閘,即頭閘大通閘、二閘慶豐閘、三閘平津上閘(高碑店閘)、四閘平津下閘(花園閘)、五閘普濟閘。通常人們僅稱前三閘為一閘、二閘、三閘,不稱四閘和五閘。通惠河通過這五座船閘,提升航道水位,解決漕船逆行入北京城的困難。[4]
  • 平津上閘與慶豐閘相距十五里,打開平津上閘,即可見慶豐閘閘底。原來河閘多為木製,年久易朽爛,後來改用石閘。如今的平津閘便是石制。平津閘以大塊條石砌成,下游一側的船閘兩邊各有兩塊厚達四、五十厘米的長條石,從閘面傾斜在河面上方,長條石端有粗圓孔,上穿粗圓木,圓木上繞粗繩,垂入水下的繩頭以鐵鈎鈎掛住閘板。現今平津閘保存已不完整,但在通惠河上仍留有挑閘板,已經略微發黃,石質粗壯有力。[4]
  • 1950年代前期,高碑店水庫尚未修建,通惠河水全部自平津上閘(高碑店閘)流過。1950年代後期,高碑店水庫建成後,河水改由平津上閘東面的高碑店水庫大壩上新閘橋處通過,水流通過新閘橋後分成兩支:北支直接東流通州,為通惠河的主流;南支沿着1958年興建的高碑店灌渠向東,到北花園村再折向南,用於農業灌溉。高碑店水庫建成後,平津上閘便成為該水庫南岸邊的歷史遺蹟,不再使用。[4]
  • 在高碑店漕運碼頭附近,有明代興建的龍王廟,清代興建的將軍廟。龍王廟、將軍廟、平津閘(高碑店閘)合稱「一閘兩廟」。龍王廟據說十分靈驗,過去每年農曆二月二龍抬頭,鄉民聚集到漕運碼頭上的龍王廟祈求風調雨順,香火興盛。1960年代,龍王廟、將軍廟被毀。[4]
  • 2007年,古碼頭復建工程啟動後,高碑店村首先恢復了平津閘(高碑店閘),隨後又啟動了龍王廟、將軍廟的恢復工程。龍王廟占地面積588平方米,共分24間,共有山門、正殿、配殿三座木結構建築,為明代建築。在龍王廟遺址上進行復建時,項目施工隊使用古建築用磚,磨磚對縫。龍王廟北面的湖心島上,復建了將軍廟,廟內供奉三國時期的關羽,這是一座清代建築,在遺址上復建。[1][5]
  • 2012年1月,在高碑店第七屆漕運廟會的開幕儀式上,已經竣工的平津閘、龍王廟、將軍廟和高碑店村史博物館一起對外開放。[1]
  • 2013年,平津閘作為大運河北京段的一部分,被併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內。[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