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屋雜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屋雜文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平屋雜文》內容簡介:陰曆七月中旬,暑假快將過完,他因在家鄉住厭了,就利用了所剩無幾的閒暇,來到上海。照例耽擱在他四弟行里。「老五昨天又來過了,向我要錢,我給了他十五塊錢。據說前一會浦彖紗廠為了五卅事件,久不上工,他在領總工會的維持費呢。唉,可憐!兄弟晤面了沒有多少時候,老四就報告幼弟老五的近況給他聽。

基本介紹

書名:平屋雜文

作者:夏丏尊

出版社:嶽麓書社

出版時間:2010-8-1版 次:1

頁數:146

印刷時間:2010-8-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807614395

包裝:平裝

推薦

本書是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之一,是民國期間著名文學家,語文學家,教育家夏丏尊創作的散文集。文筆樸實、典雅,隔着一些時代的風塵,仿佛誰家裡藏着的一幅有年頭有來歷的名畫。

這些文章都是發表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夏丏尊的文筆風格是超越時代的,他的文中多為短句,流暢、自然,既有點綴期間陽春白雪的典雅,又有下里巴人的樸實隨和,感覺不到任何磕磕絆絆隔着時代的那種陳腐氣,即使用今天網絡時代21世紀的標準來看,這樣的文字都不顯得落伍。

內容簡介

夏丏尊(1886-1946),文學家,語文學家,教育家。名鑄,字勉旃,後改字丐尊,號悶庵。浙江上虞人。民國期間曾任上海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開明書店編輯所所長。20世紀30年代,創辦《中學生》雜誌,葉聖陶先生任雜誌主編。夏丏尊長期從事語文教育和編輯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出版有《文心》、《文藝講座》、《平屋雜文》等書,另有譯作《愛的教育》、《近代日本小說集》等。

《平屋雜文》是夏丏尊收集自己所寫一部分文字的一本小集子。其中有評論、小說、隨筆。作者認為這些「文字正配叫雜文,所以就定了這個書名」——「平屋雜文」,取「混合、摻揉」之意。

目錄

自序

怯弱者

長閒

命相家

灶君與財神

談吃

幽默的叫賣聲

一種默契

聞歌有感

對了米萊的「晚鐘」

誤用的並存和折中

知識階級的運命

「子愷漫畫」序

「鳥與文學」序

我的中學生時代

光複雜憶

緊張氣分的回憶

一個追憶

我之於書

試煉

鋼鐵假山

中年人的寂寞

早老者的懺悔

送殯的歸途

阮玲玉的死

春的歡悅與感傷

原始的媒妁

白馬湖之冬

良鄉栗子

兩個家

整理好了的箱子

致文學青年

讀詩偶感

後記

文摘

相見的寒暄,他民族說「早安」「午安」「晚安」而中國人則說「吃了早飯沒有?」「吃了中飯沒有?」「吃了夜飯沒有?」對於職業,普通也用吃字來表示,營甚麼職業就叫做吃甚麼飯。「吃賭飯」,「吃堂子飯」,「吃洋行飯」,「吃教書飯」,諸如此類,不必說了。甚至對於應以信仰為本的宗教者應以保衛國家為職志的軍士,也都加吃字於上。在中國,教徒不稱信者,叫做「吃天主教的」,「吃耶穌教的」,從軍的不稱軍人,叫做「吃糧的」,最近還增加了甚麼「吃黨飯」「吃三民主義」的許多新名詞。

衣食住行為生活四要素。人類原不能不吃。但吃字的意義如此複雜,吃的要求如此露骨,吃的方法如此麻煩,吃的範圍如此廣泛,好像除了吃以外就無別事也者,求之於全世界,這怕只有中國民族如此的了。

在中國,衣不妨污濁,居室不妨簡陋,道路不妨泥濘,而獨在吃上,卻分毫不能馬虎。衣食住行的四事之中,食的程度,遠高於其餘一切,很不調和。中國民族的文化,可以說是口的文化。

佛家說六道輪迴,把眾生分為天,人,修羅,畜生,地獄,餓鬼六道。如果我們相信這話,那末中國民族是否都從餓鬼道投胎而來,真是一個疑問。[1]

參考文獻

  1. 《平屋雜文》初版本中國作家網,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