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幢:(1)chuáng,用於"經幢(石幢)""幢幢(影子搖晃)"。又:命理學術語。指凡壬辰日出生的人,日柱壬辰,日支辰在十二生肖中屬龍,壬坐辰,故曰壬騎龍背。(2)zhuàng,量詞,座。如"山莊的A幢大樓"。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幢

拼音; chuáng zhuàng

注音; ㄔㄨㄤˊ ㄓㄨㄤˋ

部首; 巾

五筆86&98; MHUF

倉頡; LBYTG

漢字釋義; 拼音:chuáng zhuàng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5

鄭碼:LIKB

筆順編號:252414312511211

四角號碼:40215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5E62

幢chuáng

〈名〉幢chuáng

見於新華字典。

幢zhuàng

〈名〉幢zhuàng

(1)張掛在舟、車上的帷幔 [a curtain (for a carriage)to screen from sun]

撫鴻幢,御矰繳,方舟並駕,俛仰極樂。--《後漢書》

〈形〉幢zhuàng

是故君先立於仁,則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愨,女幢,婦空空。七者,教之志也。--《大戴禮記》

〈量〉幢zhuàng

由帷幔含義引申而來。

量詞幢與棟的關係:

幢是按建築的整體性劃分的,如(山莊、小區等封閉區的)A棟B棟、第幾棟,是俗稱,可以雅稱A幢B幢、第幾幢。學生宿舍區都是俗稱第幾棟,一些地方的山莊諸座大樓採用雅稱幢。

棟:可以用於單獨的房屋如"這棟房子好",也可以用於整體性建築群的某相對獨立的房屋(第幾棟就是第幾幢),及散立建築群的某號房屋(第幾棟不稱第幾幢),它異於第幾單元及第幾層。

方言集匯

◎ 粵語:cong4 tong4 zong6

◎ 客家話:[梅州腔] cong2 [海陸豐腔] tung2 cong2 cong6 [客語拼音字彙] cong2 dung4 dung4 [台灣四縣腔] tung2 cong2 cong5 [客英字典] tung2 cong2 cong5 [寶安腔] cong3 | tung2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宅江切《集韻》《韻會》傳江切,$音橦。《說文》旌旗之屬。《揚子·方言》翿幢,翳也。楚曰翿,關西關東皆曰幢。《釋名》幢,童也,其貌童童也。《前漢·韓延壽傳》建幢棨,植羽葆。《注》晉灼曰:幢,旌幢也。師古曰:幢,麾也。

又《廣韻》直降切《集韻》丈降切,$音䡴。《廣韻》后妃車菥。《釋名》幢,容也,施之車蓋童童然,以隱蔽形容也。

又《韻會》徒東切,音同。《張衡·東京賦》設業設虡,宮縣金鏞。鼖鼓路鞀,樹羽幢幢。《注》幢幢,羽貌。

又通作潼。《集韻》潼容,車幨帷也。或從巾。

佛教寶物

幢,又作寶幢、天幢、法幢,是一種圓桶狀的、表達勝利和吉祥之意的旗幟,藏語稱為"堅贊",佛教用作莊嚴具。《大日經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三上):"梵雲馱縛若,此翻為幢;梵雲計都,此翻為旗,其相稍異。"

幢在最初的用處是號令三軍,掌握進退,後被佛教應用。其用料和工藝各不相同。

漢傳佛教一般僅用於莊嚴佛殿,用綢布做成圓桶狀,上面刺繡花紋或經、咒;亦有很多寺廟保存有古老的石經幢,雕刻精細,內容豐富,往往鐫刻有佛像、菩薩像、天龍護法、佛經、咒語等,如河北趙縣柏林禪寺的石經幢(現佇立於趙縣街頭)、杭州靈隱寺石經幢、上海唐代石經幢(現存於南翔古漪園)等,在佛教界都很著名。

藏傳佛教則在多處應用,如在佛殿的屋頂上,樹立鍱銅鎦金的幢,在數公里以外就能見到。在佛殿內,則用綢緞製作五彩幢,較大者,直徑可達1米左右,雄偉壯觀而又絢麗多彩。[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