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常建 ( 詩人)
詩人
出生 708年
國籍 唐朝
職業 詩人
知名作品 《題破山寺後禪院》
《宿王昌齡隱居》。

常建 常建,籍貫邢州(根據墓碑記載),後遊歷長安(現在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字號不詳。開元十五年(727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長期過着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天寶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現存文學作品不多,其中的《題破山寺後禪院》一詩較為著名。

簡介

常建是唐代邢州籍的詩人,字號不詳,長期遊歷長安。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天寶中年為盱眙尉。後隱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淪失意,耿介自守,交遊無顯貴。與王昌齡有文字相酬。其詩意境清迥,語言洗鍊自然,藝術上有獨特造詣。殷璠《河嶽英靈集》首列常建詩,評論說:"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惟論意表。"並舉"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宿王昌齡隱處》)等句,稱其"警策";尤推服《吊王將軍墓》,認為善敘悲怨,勝過潘岳。

他的詩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風格接近王、孟一派。他善於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這類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其實他對現實並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責,這在占相當比重的邊塞詩中尤為明顯。有《常建集》。詩以寫山水田園為主,選語精妙,境界超遠。

常建其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淪於一尉,士論悲之。詩一卷。

文筆行風

其詩意境清迥,語言洗鍊自然,藝術上有獨特造詣。現存詩57首,數量雖不多,而"卓然與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四庫全書總目》)。常建的詩題材比較狹隘,雖然也有一些優秀的邊塞詩,但絕大部分是描寫田園風光、山林逸趣的名作。如《題破山寺後禪院》、《吊王將軍墓》,尤其前一首詩"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一聯,廣為古今傳誦。他還有一些優秀的邊塞詩。今存《常建詩集》3卷和《常建集》2卷。

常建其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淪於一尉,士論悲之。詩一卷。

另有記載

在唐朝燦若星辰的詩人中,常建是一位頗有影響的著名詩人。在歷代唐詩選本中,都有常建的詩入選,《唐詩三百首》中有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宿王昌齡隱處》二首。其中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成為唐詩中的名句,廣為流傳,影響很大。在唐朝文壇上,常建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李白。如唐丹陽進士殷王番的唐詩選本《河嶽英靈集》中就把常建置於卷首,位在李白、王維等人之前,並在詩序中大加稱讚。

詩人之謎

但常建的祖籍是哪裡?一直是一個懸案――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金性堯注《唐詩三百首新注》說:常建的籍貫,《全唐詩》未書。《唐才子傳》作長安人,但唐才子傳是小說,並非史書。而且他的《落第長安》詩有"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語,似非長安人。此說見著名唐詩研究專家傅璇琮先生《談新編本的一些問題》(文學評論叢刊第三期)。傅璇琮《考》也對《唐才子傳》所記常建事跡作了辨正,他認為《唐才子傳》說常建是長安人不確,但他究系何地人,限於目前的史料,只能闕疑。

高步瀛選注的《唐宋詩舉要》中注:常建,長安人。開元進士。大曆中,為盱眙(在今江蘇)尉,頗不如意。後寓鄂渚(今湖北武昌),招王昌齡、張僨同隱,見唐才子傳。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三百首辭典》中注:長安(現陝西西安)人。開元進士,曾任盱眙尉。

《辭海》"常建"條是這樣解釋的:唐詩人。故里不詳(一說長安人,誤)。開元15年進士,與王昌齡同榜。曾任盱眙尉。天寶年間卒。一說大曆時尚在世,實誤。其詩多為五言,常以山林、寺觀為題材,《題破山寺後禪院》一首,為世傳誦。也有部分邊塞詩。有《常建集》。

在目前僅存的《唐人選唐詩》,只有十種,由唐朝人元結和殷王番等選編的,應該是比較權威的選本。這些選本的選取標準雖然各有不同,但總的可以看出他們對本時代詩歌的一些看法與評價。其中第三集是《河嶽英靈集》,由殷王番選編,共選詩二十四家,殷番在此集前言中說了他的編選標準:"如名不副實,才不合道,縱權壓梁竇,終無取焉。"他在目錄中又寫道:"切見詩之流傳於世多矣。若唐之河嶽英靈。中興間氣。則世所罕見焉。本堂得此本。編次既當。批摘又精。真詩中無價寶也。"說明編者是非常認真的,目的確是以質論詩。在此集中,第一名就是常建,第二位才是李白,而與常建同榜進士的王昌齡,卻被排在了卷上的倒數第二位。並且,常建詩15首,而李白詩僅選了13首,由此可見常建在當時文壇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甚至超過了李白。此集在常建集前評語中言:"高才無貴士。誠哉是言。曩劉楨死於文學。左思終於記室。鮑照卒於參軍。今常建亦淪於一尉。"

辭海"河嶽英靈集"條稱:"選錄唐開元二年至天寶十二年(714――753)期間常建、李白等二十四人詩二百一十四首,每人各附評語。番論詩反對輕艷矯飾,提倡風骨聲律的統一,注重興象。所選以此為標準,是唐人選唐詩中較好的選本。"

常建其詩

盛唐詩派中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之稱。他的詩現存57首,數量雖不多,《四庫全書總目》稱常建"卓然與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河嶽英靈集》中常建序稱"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於如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又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此例十數句,並可稱警策。"

盛唐山水詩大多歌詠隱逸情趣,都有一悠閒適意的情調,但各有獨特風格和成就,常建最著名的 《題破山寺後禪院》是在優遊中寫會悟,但風格閒雅清警,藝術上和王維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類同,確屬獨居一格。現江蘇常熟虞山破山寺已成蓍名景點,全賴常建此詩以傳。

宋代歐陽修十分喜愛"曲徑"兩句,說"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後來他在青州一處山齋宿息,親身體驗到"曲徑"兩句所寫的意境情趣,更想寫出那樣的詩句,卻仍然"莫獲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