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印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常印佛
出生 1931年
江蘇泰興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科院院士

常印佛,中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礦床地質學家和礦產地質勘查專家,長期致力於礦產地質勘查和研究,先後參加和主持過多項大型勘查和科研項目。

個人履歷

1931年出生於江蘇泰興,曾在江蘇省泰興市襟江小學學習。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1964年以前主要從事礦產勘查工作;1965-1974年,被地質部先後派往越南阿爾巴尼亞從事援外地質技術工作;1978年以後,供職於安徽省地質局(後改稱地質礦產局),曾在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工作。

1991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被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兼任安徽理工大學兼職教授。2010年被聘為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曾是中國地質學會理事,安徽省地質學會理事長,現為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長期致力於礦產地質勘查和研究,先後參加和主持過多項大型勘查和科研項目,取得了突出成績。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獎一等獎。被所在國授予二等和一等勞動勳章。

學術貢獻

礦產勘查研究方面

1952年他參加了地質部321隊由郭文魁院士主持的安徽銅陵銅官山銅礦勘探工作,隨同陳慶宣院士從事外圍區域普查,該項工作找到了貴池銅山銅礦和黃山嶺鉛鋅礦,經後續工作證實均為中型礦床,已被開發利用。他參加了1953年銅官山"中間"地質報告的編制工作,又負責編制了1955年的"最終"地質報告,這兩份報告都是礦山和冶煉企業首期建設的地質依據。

1957年以後,常印佛負責銅官山外圍地質勘查項目的技術工作多年,該項目系統地開展了區域地質礦產調查、找礦、勘探和地質研究,發現和探明了一批銅礦產地,包括獅子山和鳳凰山等大型或大中型礦區在內,大幅度地增長了儲量,開拓了新的找礦前景,為銅陵有色金屬熔煉基地的擴建提供了資源保證。與此同時,通過沿江各省地質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已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銅礦帶,而該帶的矽卡岩型銅礦也成為我國重要的銅礦類型,明顯地有別於該類型在世界範圍銅礦中處於次要地位的狀況,構成中國礦床和勘查工作的一個特色,常印佛是其中做出重要貢獻者之一。在此期間,他還組織實施了我國最早的一幅(銅陵幅)1:50000地質調查,大大提高了這一成礦遠景區的地質研究程度,在地質部後來推行這項措施中起到積累經驗和帶動作用。在總結一些典型地區找礦歷史經驗的基礎上,1985年他在地質部太原普查會議上提出了普查工作歷史發展三階段的劃分方案和在重要遠景區開展立體地質製圖的建議,在主管部門的支持下,1988年在銅陵和大冶進行立體製圖試點,雖因經費不繼而中掇,但已初步顯示了它在深部找礦中的意義。

礦產研究方面

矽卡岩礦床中經常見到一種似層狀礦體,經典成礦理論解釋為岩漿熱液順層交代成因。但對於一些地區沿上、下石炭統界面發育的含銅、鐵、金、鉛鋅或鎢鉑的硫化物礦層,自20世紀印年代初以來,研究者中一直存在着同生與後生、內生與外生的爭論。常印佛把所有這些成層的礦體作為一個系統,整體進行考查,並引入層控成礦概念,發現沉積作用和岩漿作用在不同礦床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很大差異,在典型的沉積礦床和岩漿熱液礦床兩個端元之間,存在着一整套過渡型礦床系列,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在礦體最終就位機制上,都與一些岩漿作用有某種時、空和/或成因上的聯繫,並且往往或多或少地都有矽卡岩共生,組成了一個特色鮮明的礦床家族。為此,他於1980年提議建立一個新的礦床類型或亞型一"層控(式)矽卡岩型礦床",定義為:在岩漿熱力影響範圍內,熱流體系統在形成矽卡岩及後繼的蝕變岩石的同時,通過交代、疊加、改造等機制,在層狀岩石中形成並就位的似層狀一層狀礦床。這一認識越過上述成因爭論,融"水"、"火"於一體,豐富和發展了矽卡岩成礦理論。由於這一類礦床在矽卡岩礦床中一般規模較大而穩定,一直是重要勘查對象,因此,這些研究成果,也有着重要實際意義。

區域成礦學研究方面

常印佛在銅官山外圍勘查工作中,根據地質地球物理資料分析,於1963年提出近東西向的銅陵一戴匯基底斷裂帶是區域主要控礦構造的認識,這在當時國內有關基底斷裂(及深斷裂)控礦的研究中,是較早的成果之一,並且已為後續的勘查和科研工作所認可,在找礦實踐中發揮指導作用。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關於長江中下游成礦帶的研究中,常印佛和他的同事們論證了這一成礦帶的主體部分位於南北兩個基底的結合部位;在燕山期板內變形作用下,沿着這一結構性"弱帶"發育成一條網絡狀斷裂系統--長江斷裂帶,它可下切至中、下地殼界面附近,局部與深部岩漿房連通;在次級隆起區高鉀鈣鹼性岩漿岩大量發育,伴有以矽卡岩型、特別是層控矽卡岩型礦床為特徵的強烈的銅金成礦作用;而在次級撤陷區則有劇烈的橄欖安粗岩系岩漿岩活動,伴有以火山一次火山氣液型礦床為特色的鐵、硫的大規模富集;過渡區的岩漿一成礦作用也具有過渡型面貌;而在岩漿活動相對微弱地區,則出現低溫型和沉積改造型鉛鋅銀和菱鐵礦等礦床;並由此建立了區內成礦的時一空一物質綜合分布模式。通過以上剖析,提供了一個陸內成礦帶的成礦模型。

主要著作

《安徽銅陵銅官山銅礦地質勘探報告》(1955,主編,內部),《安徽銅陵獅子山礦區東、西獅子山銅礦床地質勘探報告》(1963,主編,內部),《某區內生礦化作用的幾個問題》(1965),《中國主要類型銅礦成礦與分布的若干問題》(1976,第二作者),《關於層控式矽卡岩型礦床》(1980),《安徽安慶-銅陵一帶銅礦普查工作的回顧與展望》(1985),《長江中下游鐵銅成礦帶》(1991),《安徽沿江地區銅金多金屬礦床地質》(1998,作者之一),以上除註明者外,均為第一作者。

常印佛,劉湘培,吳言昌,長江中下游銅鐵成礦帶,地質出版社,1991[1]

個人榮譽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獎一等獎。在援外技術工作中,被所在國授予二等和一等勞動勳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