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幫你解讀清廷皇上的「秘書」們(為生歌唱)

幫你解讀清廷皇上的「秘書」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幫你解讀清廷皇上的「秘書」們》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幫你解讀清廷皇上的「秘書」們

最近關於清宮的戲看了不少,特別是現在戲說的比較多,所以對雍正、乾隆諸位皇帝是又敬佩又惋惜。敬佩的是他們應該算是足智多謀,人中龍鳳。惋惜的是為了一己私利,不顧手足情深,也是夠狠的。其實宮廷鬥爭也必須如此,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為了生存吧,可以理解。然而這皇族之間的鬥爭真是即殘酷又血腥,難怪有人說:「近了皇權,疏了親情。」其實哪是疏了親情,分明是沒了親情。

本來以為要讀的這本袁燦興著的《軍機處》是一部清宮小說,可是讀了才知道這本書是與我們一起分析為何清朝的軍機處這樣一個機構能夠伴隨皇權183年,可見它在當時的重要性。對於這個機構我是不怎麼了解,所以讀這本書正好補上一課。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最高政務機構。最初設於雍正七年,據史料記載當時正值清廷用兵討伐西北,軍務緊急,而當時內閣又在太和門外,官員混雜,很容易泄露軍機。為了戰事勝利,清世宗在靠近內廷的隆宗門內特設軍機房,作為臨時性的軍事指揮機構。說白了就是有利於君主獨裁,這樣他就可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己的想法布置下去,也能儘快得知想要知道的事情,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繁枝末節,也讓自己的權勢更集中。戰事結束後,雍正嘗到了甜頭,所以立即成立了軍機處,從此以後軍機處成為處理全國軍政大事的常設機構。

這個軍機處成立後,說實話也很耐人尋味,第一它設軍機大臣,而且都是由皇帝在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中選任,可見選來的都是嫡親,應該算是心腹之人。按理說這些人應該是皇恩浩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吧,好像又不是如此。第二設立了這個衙門,又沒有名分,在外人看來實際是個虛職,可是這個虛職又直接面對皇上,特別是首席軍機大臣,即使皇帝外出巡幸也不能離開左右,按照現在的話說他們實際上就是皇帝的貼身秘書。

但是,可別小看這個軍機處,它可不一般,軍機處總攬機要,軍機大臣有向皇帝推薦官吏的權力,權限凌駕於內閣和六部之上,可見他們並不是沒有實力的,除了能夠在皇帝耳邊吹風的皇妃們,恐怕就是這些軍機大臣了,因為他們應該算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比如各地的奏章都要由軍機處票簽後才能呈請皇帝批示。皇帝的諭旨,凡屬機要,也都要由軍機處草擬,經由軍機處通過兵部送達地方的督撫,內閣無權過問。由此可見,軍機處奉命經辦的都是重大軍政事務。軍機處產生後,原來的議政王大臣形同虛設,內閣也成了處理一般事務的機構了。

雍正時首任軍機大臣為張廷玉與鄂爾泰,大家都應該有所耳聞,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不過我們還要清醒一些,不是有那麼句話嗎,伴君如伴虎,這些軍機大臣既是皇帝身邊的紅人,當然也可能被皇帝廢棄,比如張廷玉的下場就不怎麼好。軍機大臣訥親私底下發了幾句牢騷就丟掉了性命。當然也有命運不錯的,如任十幾年軍機大臣的慶桂,干到79歲才退休,可見他的為人老到。還有潘世恩也是被稱為「三百年第一福氣之人。」不過你看看他們的處世之道,你就會知道他們為何會被皇上看好了,他們都秉承着謹小慎微、少說聽話的原則,也算是官場智慧吧,看着迂腐,實則睿智,適者生存。

讀完這本書,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看過的《大太監》,都說太監不好當,但是我覺得這「秘書」更不好當,人生如戲,總是這方唱罷那方登場,活着還是睿智些好,否則機關算盡,反算了卿卿性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