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狗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布狗尾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174360&sid=6387601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布狗尾 漢語拼音:Bù Gǒu Wěi |
布狗尾,中藥名。為豆科狸尾草屬植物長穗貓尾射UrariacrinitaDesv.var.macrostachyaWall.,以全草入藥。具有清熱化痰,涼血止血,殺蟲的功效。主治感冒,咳嗽,瘧疾,血絲蟲病,小兒疳積,吐血,咯血,尿血。[1]
目錄
藥理簡介
中文名:布狗尾
拼音名:Bù Gǒu Wěi
英文名:all-grass of Longspike Uraria
別名:土狗尾、長穗狸尾草、兔狗尾、貓公樹、防蟲草、貓上樹、狐狸尾。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Uraria crinia (L.)Desv.varmacrostachya (Wall.)Benth.[U.macrostachyl Wall.]
出處
出自《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長穗貓尾射的枝葉。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枝葉,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長穗貓尾草 直立亞灌木,高l-1.5m。莖多分枝,被短柔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有長柄;小葉3-7片,對生,葉片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0-15cm,寬5-7cm,先端短尖,基部圓形或稍心形,全緣,上面無毛,背面被柔毛;托葉小。總狀花序頂生,成穗狀,長達30cm以上,先端彎曲,形似「狗尾」,花極稠密;萼管極短;花冠蝶形,紫色,旗瓣闊,翼瓣和龍骨瓣粘貼;雄蕊二體,於房上位。莢果2-4節,扭曲重疊,略被短毛。種子黑褐色,有光澤。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灌木叢邊功雜草叢中。
性狀
性狀鑑別
枝條圓柱形,被短柔毛。羽狀複葉,小葉3-7;小葉多皺縮或脫落,完整者展平後呈卵狀披針形或長方卵形,長10-14cm,寬3-5cm,下面有柔毛。有時枝端可見先端彎曲、形似狗尾狀的花序,長達30cm以上,暗紫色。氣微,味淡。
性味
味淡;性涼
歸經
脾;大腸經
功能主治
清熱;止血;消積;殺蟲。主感冒;咳嗽;瘧疾;吐血;咯血;尿血;外傷出血;小兒疳積;絲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60g。
各家論述
- 1.《嶺南採藥錄》:清熱消滯,理咳嗽,水煎服。
- 2.《嶺南草藥志》:解熱,殺蟲。治絲蟲病,瘧疾。
- 3.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吐血,咯血,尿血,刀傷出血,小兒疳積,感冒。[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