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洛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布洛赫
布洛赫
出生 1885年
逝世 1977年
國籍 德國

人物簡介

布洛赫(Ernst Bloch 1885—1977) 德國著名哲學家。出生於巴伐利亞路德維希港一個鐵路職員家庭。他智力早熟,興趣廣泛,在中學時代就寫過有關無神論文稿,並向學術界一些名流通信請教

1905年入慕尼黑大學讀心理學。1907年在維爾茨堡攻讀哲學、物理學、音樂。

1908—1911年,在柏林大學就教於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席美爾。在那裡結識了盧卡奇、韋伯等人,並加入和平主義社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避居瑞士,對資本主義制度和文化的腐朽性有所認識,開始同情無產階級革命。30年代初希特勒上台後,他流亡國外,1938年僑居美國,從事哲學寫作,批判法西斯主義,進一步靠近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寄希望於「東方之光」。1949年回民主德國,被聘為萊比錫大學教授、哲學研究所所長、科學院院士等職。

1952年發表了《主體——客體》一書,為黑格爾哲學辯護,直接同當時官方哲學觀點發生衝突。1956年蘇共20大後,因公開批評社會主義制度,指責馬克思主義為"狹隘"的客觀主義、「教條主義」,認為歷史唯物主義不能說明社會發展等,受到官方批判。1961年訪問聯邦德國時,留居不歸,在圖賓根大學任教,更猛烈地抨擊「斯大林主義」,宣揚「人道的社會主義」。他在輾轉流徙的一生中寫了大量著作,最有代表性的有 、《本時代的遺產》、《主體——客體》、《希望的原理》、《圖賓根哲學導論》等。

1885年,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生於德國萊茵河畔路德維希港城(Ludwigshafen)的一個猶太家庭,其父為巴伐利亞鐵路局的職員。路德維希港城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空氣污濁,充斥着大量的無產階級,在這裡,布洛赫看到了資本主義最醜惡的一面。隔河相望的曼海姆市(Mannheim),歷史悠久、文化繁榮,這裡的古建築群、劇院、音樂廳和圖書館象磁石一樣吸引着他,在城堡圖書館,布洛赫發現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寶藏。一橋之隔,有天壤之別,不幸生長在橋這一端的布洛赫,並沒有受狹隘環境的局限,缺乏文化氣氛的路德維希港城,反而使他對精神世界格外嚮往和偏愛,他和小夥伴們一道,用兒童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賦予路德維希港城以神秘的、精神性的外貌。從小,內心世界異常豐富的布洛赫就愛幻想,對於神秘的未來和廣闊的未知世界充滿了冒險家般的激情,這些富於青春氣息的激情與夢幻為他一生的哲學思辨定下了基調。

雖然他從小受到過一些宗教訓練,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的家庭有文化氛圍,布洛赫的少年早慧只能用「天才」兩個字來形容。13歲那年,他成了無神論者,並在一部名為《根據無神論看待世界萬物》(Das Weltall im Lichte des Atheismus)的手稿中提出了他對於生活意義的看法:不存在非物質性的本質,物質是

主要作品

在圖賓根,布洛赫曾辛勤地整理自己汗牛充棟的著作與手稿。經修訂後再版的書有:《革命神學家托馬斯•閔採爾》(1962),《主體-客體》(1962),《這個時代的遺產》(1962),《阿維森那與左翼亞里士多德主義者》(1963),《穿越荒漠》(1964),《烏托邦精神》(1923年版,1964年再版)。新版的書有:《自然權利和人類的尊嚴》(Naturrecht und menschliche Würde)(1961),《哲學基本問題》(Philosophisch Grundfragen)(1961),《圖賓根哲學導論》(Tübinger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1963,1964),《文論》(Literarische Aufs?tze)(1965),《基督教中的無神論》(Atheismus im Christentum)(1968),《關於客觀想象的哲學論文集》(Philosophische Aufs?tze zur objektiven Phantasie)(1969),《革命前,布拉格時期,政治評論》(Politische Messungen,Pestzeit,Vorm?rz)(1970),《唯物主義問題》 (Das Materialismusproblem)(1972),《經驗世界》(Experimentum Mundi)(1975),從長達3000頁的《萊比希哲學史講義》(Leipziger Vorlesungen zu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未發表)中摘選出來的《哲學史中的諸世界之間》(Zwischenwelten in der Philosophiegeschichte)(1977)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