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拉格方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布拉格方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布拉格方程:對於X射線衍射,當光程差等于波長的整數倍時,晶面的散射線將加強,此時滿足的條件為2dsinθ=nλ---布拉格方程,其中,d為晶面間距,θ為入射線,反射線與反射晶面之間的夾角,λ為波長,n為反射級數,布拉格方程是X射線在晶體產生衍射時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有些情況下晶體雖然滿足布拉格方程,但不一定出現衍射,即所謂系統消光。

簡介

布拉格方程是給出晶體X射線衍射條件的方程。2dsinθ=nλ,n=1,2…其中,d為晶面間距,θ為入射X射線與相應晶面的夾角,λ為X射線的波長,n為衍射級數,其含義是:只有照射到相鄰兩晶面的光程差是X射線波長的n倍時才產生衍射。上式表明,當晶面與X射線之間滿足上述幾何關係時,X射線的衍射強度將相互加強。用布拉格方程描述X射線在晶體中的衍射幾何時,是把晶體看作是出許多平行的原子面堆積而成、把衍射線看作是原子面對入射線的反射。這也就是說,在X射線照射到的原子面中,所有原子的散射波在原子面的反射方向上的相位是相同的,是干涉加強的方向。

評價

該方程是晶體衍射的理論基礎。是衍射分析中最重要的基礎公式,它簡單明確地闡明衍射的基本關係,應用非常廣泛。歸結起來,從實驗上可有兩方面的應用:一、用已知波長的X射線去照射未知結構的晶體,通過衍射角的測量求得晶體中各晶面的間距d,從而揭示晶體的結構,這就是結構分析(衍射分析);二、用已知晶面間距的晶體來反射從樣品發射出來的X射線,通過衍射角的測量求得X射線的波長,這就是X射線光譜學。該法除可進行光譜結構的研究外,從X射線波長尚可確定試樣的組成元素。電子探針就是按照這一原理設計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