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布塔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布塔鄉

所屬地區: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

布塔鄉,隸屬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地處縣境北部,東、北與青海省接壤,東南與丁青鎮接界,南與色扎鄉緊鄰,西、西南與嘎塔鄉毗鄰。 總面積1753.7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布塔鄉戶籍人口3260人。 1960年,建布塔鄉。1960年,色扎區成立,時屬如塔鄉管轄的生產隊。1984年11月,成立布塔鄉,為色扎區下轄鄉。1988年3月,撤區並鄉成立布塔鄉。截至2020年7月,布塔鄉轄2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通色卡。 截至2019年末,布塔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1]

目錄

位置境域

布塔鄉地處丁青縣北部,東、北與青海省接壤,東南與丁青鎮接界,南與色扎鄉緊鄰,西、西南與嘎塔鄉毗鄰。總面積1753.79平方千米。

氣候

布塔鄉屬高原寒帶氣候。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氣候寒冷。

自然資源

布塔鄉境內盛產冬蟲夏草和中藥藥材資源。

人口

2011年末,布塔鄉轄區總人口0.2萬人。截至2019年末,布塔鄉戶籍人口3260人。

經濟

綜述

截至2019年末,布塔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農業

布塔鄉以畜牧業為主,是全縣主要牧業鄉之一。2011年,耕地面積600畝。

畜牧業

布塔鄉以飼養氂牛、黃牛、綿羊、山羊為主。

交通運輸

2011年末,布塔鄉有317國道過境,總長96千米,距縣城133.2千米。

歷史文化

丁青鍋莊 通常在逢年過節或其他重大節日期間,都要舉行鍋莊舞活動。一般無固定場所,大型活動時,選擇開闊平坦的草壩;小型集會,在室內場院均可。丁青鍋莊以色扎鄉境內的窮尼拉山為界,分為東部鍋莊(包括覺恩、沙貢、桑多、協雄、丁青及色扎部分地區)和西部鍋莊(包括尺牘、甘岩、色扎部分地區及三塔地區)。東、西部鍋莊在服飾上無差異,但在舞蹈節奏上有所不同。東部鍋莊起步較慢,由緩慢的節拍逐漸過渡到快節奏;西部鍋莊起步動作較東部鍋莊快。丁青鍋莊的舞段結構獨特,先以自由散漫的拍子為引子,舞者邊唱邊緩慢起舞,再以緩慢式進入到以踏跺為主的行進式歌舞,一曲歌畢時,以急促的踏點結束舞段。鍋莊舞主要以腳步的踏跺組合為主,手部基本無動作,靠腳步的快慢節奏形成自然節拍,使整個舞蹈顯得輕快、活躍、耐人尋味。

丁青瑪日倉《格薩爾》舞蹈 由原丁青尺牘瑪日家族的「百江」頭人旺青尼瑪創作,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格薩爾舞蹈原先僅局限於修行儀軌時跳,後來由於旺青尼瑪的倡導,加之格薩爾舞蹈的藝術魅力,逐漸流傳到民間,每逢喜慶佳日都可以跳。格薩爾舞蹈初步具備了現代意義上的歌舞劇的雛形。較豐富的舞蹈動作是格薩爾舞蹈的一大特點。藏族舞蹈如卓舞和弦子的動作各地大同小異,但格薩爾舞蹈的動作諸如「後仰跺踏步」「蹉步抽箭」「三步一半蹲」以及手的「晃」、膝的「顫動」、腳的「開」等動作,很少在藏族其他民間舞中看到。格薩爾舞蹈有五段旋律,以四聲和五聲音階為主,每首旋律結尾處的空白,在舞蹈中起到發生鏈接的作用。每首曲不分快慢板,只有一個旋律的慢、中、快。

所獲榮譽

2022年2月,入選2021年西藏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鄉、鎮、街道辦事處擬命名公示名單。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