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市隱齋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市隱齋記,吾友李生為予言: 予游長安,舍於婁公所②。婁,隱者也。居長安市三十年矣。

原文

吾友李生為予言: 「予游長安,舍於婁公所②。婁,隱者也。居長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齋,號曰 『市隱』 ,往來大夫士多為之賦詩,渠欲得君作記③。君其以我故為之。」

予曰: 「若知隱乎④? 夫隱,自閉之義也⑤。古之人隱於農、於工、於商、於醫卜、於屠釣⑥,至於博徒、賣漿、抱關吏⑦、酒家保⑧,無乎不在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⑩,然後為隱。前人所以有大、小隱之辨者(11),謂初機之士(12),信道未篤(13),不見可欲,使心不亂(14),故以山林為小隱; 能定能應,不為物誘(15),出處一致,喧寂兩忘(16),故以朝市為大隱耳(17)。以予觀之,小隱于山林,則容或有之(18),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隱也。自山人索高價之後(19),欺松桂而誘雲壑者多矣(20),況朝市乎?今夫乾沒氏之屬(21),脅肩以入市(22),疊足以登壟斷(23),利嘴長距(24),爭捷求售,以與傭兒販夫血戰於錐刀之下(25),懸羊頭,賣狗脯,盜跖行,伯夷語(26),曰: 『我隱者也』 而可乎?敢問婁之所以隱奈何?」

曰: 「鬻書以為食,取足而已(27),不害其為廉(28);以詩酒游諸公間(29),取和而已(30),不害其為高。夫廉與高,固古人之所以隱也,子何疑焉?」

予曰: 「予得之矣,予為子記之。雖然,予於此猶有未滿焉者,請以韓伯休之事終其說(31)。伯休賣藥都市,藥不二賈(32),一女子買藥,伯休執價不移。女子怒曰: 『子韓伯休邪?何乃不二價!』乃嘆曰: 『我本逃名(33),乃今為兒女子所知!』棄藥徑去,終身不返。夫婁公固隱者也,而自閉之義無乃與伯休異乎(34)?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35)。奚以此為哉?予意大夫士之愛公者強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歸,試以吾言問之。」

貞祐丙子十二月日(36),河東元某記。

(《遺山先生文集》)

注釋

①市隱齋——書齋名。市隱:隱於都市。②「舍於」句——住在婁公家裡。③渠——他。④若知隱乎——你知道隱居的意義嗎? ⑤自閉——自我封閉,即與世隔絕。⑥屠釣——此指呂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呂尚遇周文王前,曾屠牛於朝歌,垂釣於渭水。⑦博徒、賣漿、抱關吏——即賭徒、賣酒者、看守城門的小吏。《史記·魏公子列傳》記載:趙國隱士毛公曾隱於博徒之中;趙國處士薛公曾隱於賣酒人家;魏國隱者侯嬴曾為大梁夷門守吏⑧酒家保——酒店傭工。《漢書·欒布傳》記載,布曾隱於齊地為酒保。⑨無乎不在——指不論什麼行業中都有隱者。⑩蓬蒿——猶言「草野」,指鄉間田野。(11)大、小隱——大隱:指身居鬧市而行為高潔的隱者,即所謂「市隱」。小隱:指山野江湖間的隱者。古人認為大隱須比小隱具備更高修養,才能處身鬧市而心境自安。《文選·反招隱》詩李周翰注云: 「伯夷、叔齊自竄首陽之山,老聃為周柱下史。伯夷之德不如老柟,則小隱劣於大隱明矣。」(12)初機之士——剛剛悟道的人。(13)篤(du)——深,專一。(14)「不見」二句——避免見到容易引起貪慾的東西,以免心亂。語出《老子》: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15)「能定」二句——能堅守自己的節操,對世事應付自如,不為世俗的事物所誘惑。語出《荀子·勸學篇》: 「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16)「出處」二句——出仕、家居都抱定一個宗旨,身處熱鬧和寂寞兩種境遇,都能忘掉世俗的慾念。(17)朝市——朝廷和市集,亦指都會。(18)容或——或許,可能。(19)山人索高價——山人:即隱士。索高價:指謀求高官厚祿。此處山人指曾隱居少室山的唐人李渤。韓愈《寄盧仝》詩云:「少室山人索高價,兩以諫官征不起。」朝廷曾兩度詔征李渤任左拾遺,他都以官卑辭不赴任。(20)「欺松桂」句——語本孔稚珪《北山移文》: 「誘我松桂,欺我雲壑。」是說許多所謂山人借隱居山林釣取名利,他們連松桂雲壑也都欺騙了。(21)乾沒氏之屬——乾沒: 指僥倖取利。《漢書·張湯傳》: 「(湯)始為小吏,乾沒,與長安富賈田甲、魚翁叔之屬交私。」顏師古注: 「服虔曰: 『乾沒,射成敗也。』 如淳曰: 『豫(預)居物以待之,得利為干,失利為沒。」意為囤積居奇,投機取利。乾沒氏: 如同稱「投機先生」、「市儈先生」 。屬:輩、類。(22)脅肩——聳起雙肩,故作恭敬; 形容逢迎巴結人的醜態。(23)疊足以登壟斷——疊足: 腳踩着腳; 這裡有競相捷足先登的意思。壟斷: 指集市中高地。古時商人入集市,每登高探望,以便操縱貿易,牟取高利。語出《孟子·公孫丑下》: 「有賤丈夫焉,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同網)市利。」(24)利嘴長距——比喻厲害的競爭手段。距: 指雞爪。(25)「以與」句——傭兒販夫,指店伙與小販。錐刀: 即錐刀小利; 以錐頭刀尖比喻微小的利益。(26)「盜跖」二句——乾的是強盜的行徑,說的是賢人的話語。舊時以跖為盜,以伯夷為賢者。(27)取足而已——只求夠維持生活罷了。(28)害——妨礙,損傷。(29)游諸公間——指與權貴交遊。(30)取和而巳——只求與人和睦相處, 不孤標傲世罷了。(31)韓伯休——韓康,字伯休,東漢時隱士。其事見《後漢書 · 逸民傳》。(32)賈——通「價」。(33)逃名——避免揚名於世。(34)無乃——豈非。(35)「言,身之文也」五句——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春秋時介之推曾隨晉文公流亡國外,後文公還國為君,封賞從亡者,之推不求祿位,文公也忘了封他,其母讓他去申說一下,他便以這幾句話回答母親,然後母子一同隱居以終。其大意是說: 自我表白的話語,是人身的文飾,身體將要隱遁了,何必還去文飾它?若要文飾,即是想求顯達了。本文借用此語,諷刺婁公請人賦詩撰文以文飾自己。(36)貞祐丙子——金宣宗貞祐四年(1216)。


賞析

給人撰寫齋室記文,通常都要寫些稱頌或勖勉的話。而元好問此文,卻寫得不同常格。人家托人來向他說項求文,本想借重名家手筆為自己貼金,他卻以譏刺嘲誚的筆墨,給對方抹了一臉灰。所以本文可能是出自假託,或是寫了也不拿給對方,故隱去其名,只說是一位隱於長安市上的「婁公」。作者只是以此為由頭,借題發揮,對那些稱為「市隱」的沽名釣譽的假隱士作辛辣的諷刺。文章採用漢賦設為主客對話的形式寫成。這種形式比較靈便,能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真實感,也更便於在對話中發表有針對性的滔滔議論。而精彩的議論,正是本文寫作上的突出特色。

作者很善於抓住諷刺對象的言行相悖和心口不一發論。婁公自命為不重名利、高雅廉潔的隱者,卻寄跡朝市,「以詩酒游諸公間」,

「往來大夫士多為之賦詩」,現在又托人轉請彪炳文壇的作者為之作「記」。作者便緊緊抓住他一面矯情撇清,一面又借名人權貴顯身揚名的表現,指出真正的隱士當堅守隱者的「自閉之義」,象漢人韓伯休那樣隱跡「逃名」;而婁公卻總想文飾自己,其「自閉之義,無乃與伯休異乎」?作者在引述義理並援例對照之後,又順勢寫道: 「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這樣,就有力地揭示出了婁公者流懸市相夸、沽聲索價的本來面目。

文中談古論今,旁徵博引,也使其議論更添精彩。元好問是一位少數民族作家,卻有深厚的漢文化功底。他在議論中援用了許多典故和前人成句,五百字的文中多達十四處(詳見注釋),來源於《左傳》、《史記》、《漢書》、《老子》、《孟子》、《荀子》諸典籍以及孔稚珪和韓愈的詩文。其引用是融會貫通的化用,毫無生澀堆積之病。如出自《老子》的「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出自《左傳》的「言,身之文也」幾句,都是有機地融入行文之中,使人不覺其為引用。這是由於作者博覽群書,爛熟於心,才能隨手拈來,用之渾然無跡。象這樣的引用,能使文字以少勝多,並充實論據,增強文章的說服力,還能使讀者增長不少知識。

此外,本文的議論性與形象性也結合得很好。在作者的前後兩段侃侃議論中,既有抽象的、理性的推理和判斷,又有具體的、感性的描述和刻劃。比如揭露隱於朝市的所謂「大隱」的本質時,作者稱之為「乾沒氏」,比之為投機商,並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其入木三分的形容,可謂燭幽發隱,把這些利祿之輩的靈魂暴露無遺。[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