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市郊鄉是一個地理名稱,在我國有三個個市郊鄉,分別是地處於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市郊鄉、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區市郊鄉、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市郊鄉。[1]
棗莊市郊鄉
市郊鄉位於棗莊市政府駐地四周,南與嶧城區壇山辦事處接壤,北與齊村鎮相連,西與永安鄉毗鄰,東與西王莊鄉交界。東西最大距離為6.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為9.7公里,呈船形狹長體,實際面積為46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為670公頃。
主要農作物
有小麥、玉米及雜糧。近幾年通過大力發展城郊型農業,各類名優特稀經濟作物紛紛在該處引種、落戶,糧食與經濟作物的比例2∶8。全鄉現有總人口5.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下。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藏族、 傣族,人口為896人,占全鄉總人口的1.8%。居民姓氏有李、張、王、劉等157個,其中李姓最多。
經濟收入名列
棗莊市市中區各鄉鎮、街道辦事處的首位,兩個文明建設多年來均走在全區的前列,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歷年來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全省第二屆百鄉百鎮雙文明建設競賽明星鄉鎮,國家農業部、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國家農民體協授予的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尊師重教先進單位、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計劃生育先進集體,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鄉鎮、個體私營經濟工作先進單位等。
第一產業
該鄉為發展高新農業,實行種植結構調整,該鄉發展冬暖大棚240個,新擴大蔥5000畝,芸豆拱棚1000個,同時投資400多萬元, 新建了高科技農業示範園一處。示範園引進8個國家和地區的67個名優稀特瓜菜新品種,畝均產值1.2萬元。經過幾年的調整和示範園的帶動,到2000年底,糧經比例由原來的8∶2調整到2∶8,初步探索出一條成功的高效城郊型農業生產之路。此外,在養殖業方面,繼續依靠"圍城"優勢,大力發展"為城"養殖。建立了大規模的奶牛場5個,奶牛專業戶70家;擁有規模飼養小區8個,聯辦養殖場10個,各類養殖專業戶262戶, 肉蛋奶產量達到3080噸。在林果發展上,堅持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個效益相結合的原則,實行環境綠化和林網化種植,大搞盆景開發和大棚花卉種植,其中東山陰村村民培植的石榴盆景在1999年昆明"世博會"上榮獲特等獎。至2000年底,全鄉實現農業總產值5250萬元。
第二產業
該鎮由單純的農業不斷向工企業轉化,大力發展焦炭、煤礦、碳酸鈣、缸磚、水泥、電子、木材、服裝等產業,成立了建築公司、汽車運輸隊、供銷公司等鄉辦企業。在企業改革上全面推廣了"先股後租、股租結合"的改制辦法,制定了"十項管理"、"陽光工程"、"兩創一高、樹形象"等管理措施。2000年全鄉共有工企業項目134個,其中村居企業116個,從業人員3200人;年末固定資產1.8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2.5億元。共建立基層科研機構27個,廠礦科研所6個,取得科技成果14項,其中8項達到國家先進水平,6項達到省、市先進水平;獲市科技進步獎8項,獲國家、省、市頒發的新產品獎3項。恆久集團1997年被中國建築工程協會授予全面質量管理優秀獎--"金屋獎",連續四年被山東省建工局授予"省級優良施工現場"等榮譽稱號。
第三產業
先後建起了利民農貿市場、魯南建材批發市場、果品批發市場、服裝小百貨批發市場、棗莊魯南商城和商業街,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寬鬆的發展空間。至2000年底,全鄉個體工商戶3260家,私營企業58家,其中利稅達到30萬元的個體私營企業及各類養殖專業戶67家, 利稅超過100萬元的民營企業達到14家。 全鄉個體私營經濟總收入完成4.6億元,完成增加值9650萬元,實現利稅3280萬元, 安排就業人員1.6萬人。該鄉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個體民營經濟先進單位。該鄉工商聯連續四年被市工商聯評為先進基層商會,12個村居被區委、區政府命名為經濟強村,8家民營企業被區科委指定為全區科技示範企業,4家民營企業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全市百強民營企業。
科教文衛
全鄉有小學12所,在校學生3529人;中學1所,在校學生853人。各校學生的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內部設施和軟硬件建設均達到了省級標準。到2000年共有463人取得農業初級、 中級、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資格,並引進中級職稱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75名,其中高級職稱11名;取得科技成果14項,其中8項達到國家先進水平。
舉辦農運會
設有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長短跑等十幾個比賽項目;連續11次參加市中區舉辦的"豐收杯"籃球比賽,均拿到一、二名的好成績。體育競賽已形成常規和制度。各村(居)和各大企業也都設立了籃球場和乒乓球室等體育活動場所及晨練點等。1991年9月12日,國家農業部、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國家農民體協聯合授予該鄉"億萬農民體育健身先進鄉鎮"稱號。各學校均按標準配備了體育器材和專業教師,每日堅持"兩操一課"制度,每年都舉行大型田徑運動會,湧現出一批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體育人才。
大事記
1925年,山陰村大紳士武章創辦嶧陽中學,是嶧縣境內最早的一處私立中學,至北伐軍入境前夕停辦。
1936年冬,中共棗莊中心支部成立,是棗莊市郊最早的一個黨支部,李微冬任支部書記。
1938年4月17日, 日本侵略軍在棗莊南郊東、北、南三個龍頭村大肆燒殺,用刺刀穿死村民17人,燒光了三個村1100餘間房屋。
1940年2月, 魯南鐵道游擊隊在棗莊火車站北小陳莊正式創建。初期有洪振海、王志勝等9人組成,以開炭廠為名,通過發動群眾組織武裝,開展宣傳活動,撒傳單、貼標語,打擊日軍,鎮壓漢奸,截火車搞物資,支援解放區,逐漸發展成魯南鐵道游擊隊。
1945年10月3日, 偽軍王繼美部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官地慘案。當時魯南軍區某部為迫使日軍儘快投降,於2日晚奉命進駐官地村,被特務告密後,遭王繼美部包圍。3日清晨發動攻擊,由於敵眾我寡,加之為掩護群眾,八路軍犧牲50餘人,38人突圍,74人被俘,其中11名黨員幹部慘遭殺害。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30名傷員(男20名,女10名) 來?塔埠衛生院治療。至1977年5月先後治療痊癒後返回唐山。 是年7月12日, 成立郊區人民公社,馬西安任公社革委會主任、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1977年2月, 省屬十里泉發電廠興建,是當時山東最大的坑口電廠,總裝機容量為62.5萬千瓦,被稱為"魯南明星"。
1978年10月9日, 沙河子村張建蘭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出席省婦聯婦女積極分子代表大會。
1979年12月, 西?塔埠村投資5萬元建設麵粉加工廠,是村級發展較早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為市中區第一家麵粉加工廠。
1984年4月,郊區人民公社改為市中區市郊鄉,原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
1985年9月,陳學常、蔣友勝、王曉心、高煥富、王慶偉5名市郊鄉籍戰士,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光榮犧牲。市郊鄉黨委、政府在市政府禮堂召開了近千人參加的追悼大會,各村及有關單位送了花圈,並將烈士骨灰安葬到台兒莊烈士陵園。 是年12月,市郊鄉計劃生育辦公室主任任振榮被評為國家計劃生育先進個人。澇坡村黨支部書記沈文慶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範。
1990年12月,邵麗被評為國家級人口普查先進個人。 是年12月,中?塔埠村黨支部書記曹學法、東沙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建蘭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範。1991年9月12日, 市郊鄉被國家農業部、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國家農民體協評為"億萬農民體育健身活動先進鄉鎮"。 是年9月17日, 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在澇坡村北所建的基督教教堂舉行開堂典禮。
1992年2月, 國家教委電教司魏司長由副省長馬長貴陪同來澇坡小學視察電教工作,稱讚該校是全國農村少有的電教化學校。 是年7月, 省委宣傳部、省農委、大眾日報社聯合授予市郊鄉"山東省第二屆百鄉百鎮雙文明建設競賽明星鄉鎮"稱號。
1994年5月18日, 市郊鄉所轄棗莊四十二中學校奠基。新校址在?塔埠村南,占地60畝,設24個教學班,總投資約1000萬元。同年12月底主體工程交付使用。 是年9月4日,澇坡村民王群山投資興建的棗莊市第一所私立中學--華夏中學正式開學。 該校占地53畝,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有全日制正規教學班21個和一個成人大專班,實行全封閉式教學。 是年9月, 省委、省政府授予市郊鄉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稱號。同年12月,授予該鄉"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 1996年9月8日,國家計劃生育"三結合"會議在棗莊召開。9月10日,國務委員、國家計生委主任彭佩雲在副省長吳愛英陪同下,來該鄉視察計劃生育服務站和"三結合"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 是年12月,市委、市政府授予市郊鄉"文明鄉鎮"稱號。
1997年6月,山東省委授予市郊鄉黨委"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是年11月,山東省農業廳、山東省財政廳聯合授予市郊鄉"農村財務管理示範單位"稱號。同年12月,市郊鄉被棗莊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鄉鎮"稱號。
1998年初,棗莊市光明廣場在境內籌建,廣場占地13.4公頃,是棗莊市最大的城市文化廣場,年底部分完工交付使用。 是年4月,省委、省政府授予市郊鄉"全省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8月,棗莊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貢獻鄉鎮"稱號。
1998年8月, 市郊鄉最大的鄉辦企業--市郊水泥廠改制成功,成立雷鳴水泥有限公司。
1999年1月, 棗莊市委、市政府授予市郊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文明鄉"稱號。 是年9月, 市郊鄉供銷運輸公司由職工出資,實現產權一次買斷,成立棗莊市長鳴運銷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汽運、水運為一體的股份制企業。
2000年4月,棗莊市委、市政府授予市郊鄉"個體私營經濟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是年11月,省計生委協會授予市郊鄉"計劃生育協會工作先進鄉"稱號。
白山市郊鄉
基本概況
八道江區市郊鄉位于吉林省東部,長白山麓(東經126°10′-126°29′,北緯42°01′-42°02′),地處白山市近郊,轄區面積181平方公里。本鄉屬渾江盆地,地貌可概括為山、崗、川三大類型,平均海拔為650米,四季分明的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濕多雨,年平均氣溫為4.3℃,年平均水量為856mm,降水集中在6-8月,無霜期115-125天,全年日照時數為2000-2200小時。
本鄉轄七道江、民華、向陽、群生、團結、東山、東崗、鮮明和車道9個行政村,87個自然屯,總人口2.3萬人,由漢、滿、回、朝鮮、蒙古等多民族組成。
2003年全鄉實現農村社會總產值:60,907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30萬元;實現利潤:3870萬元;完成實1930萬元;實現利潤:3870萬元;完成實繳稅金:1295萬元;完成招商引資額:4300萬元;現有企業1742戶,其中集體企業31戶,個體私營企業1711戶,農民均收入達3785元,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在全市名列前茅。
自然資源
市郊鄉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境內有林地14376公頃,森林覆蓋率為70%,有長白山特色的野生植物40餘種,野生藥用植物有天麻、貝母、靈芝、五味子、野山參等20餘種珍貴植物,食用植物有黑木耳、薇菜、山芹菜、刺嫩芽、山里紅、山葡萄20餘種,野生動物有紫豹、黑熊、野豬、野兔等10餘種,多樣化的生物資源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煤炭、鐵礦石、金、石灰石、磚石、松花岩等20餘種,開發潛力巨大;森林覆蓋率為70%;有野生藥用植物,食用植物40餘種,經濟動物10餘種;蘊藏着煤、鐵、金等礦產資源10餘種,開發潛力巨大;水資源豐富,現有一江五河和三個小型水庫,水域面積8.5平方公里,為發展水產養殖營造了有利的條件;商流、物流、信息流積聚,建設了以全省最大的農村自辦的農民批發市場一向陽農貿批發市場為龍頭的農村集貿批發市場網絡;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坐落在市區近郊的省級風景名勝區一青山湖風景區青水秀,景色怡人,風景區內有玉皇廟和全國"百家名寺"-青山寺,庫倉溝高山滑雪場已被確定全國高山滑雪比賽的主要賽場,初步建設了以青山湖為龍頭的"三庫一溝"生態環城旅遊;境內交通便利,"鴨大"、"渾灣"兩條鐵路線縱橫交錯,"鶴大"和"長白"線公路成為該鄉對外主要交通樞紐,鄉道村村相通,屯屯相連,路況良好;9個行政村全部開通程控電話和無線電通訊業務,鄉政府與七道江、群生等4個村實現了微機聯網。
郴州市郊鄉
區位概況
處郴州市城鄉結合部,郴江鎮外圍,東連蘇仙區白鹿洞鎮,南鄰石蓋塘鎮、蘇仙區坳上鎮,西界萬華岩鎮、華塘鎮、蘇仙區荷葉坪鄉,北接蘇仙區馬頭嶺鄉,海拔高度160米。該鄉轄9個行政村,85個村民小組,全鄉土地面積62.4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60米。鄉政府駐郴州市國慶北路49號。境內礦產自然資源豐富,有白鎢、煤、鉀長石、花崗岩、石灰石等;交通便捷,有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鐵路和郴資桂高等級公路穿鏡而過,是郴州市南延東進,北湖區南延東近和郴資桂一體化發展的交匯地帶。
4年底耕地面積510.238公頃,其中水田457.458公頃,旱地52.78公頃;林地4405.47公頃,總人口12036人,人口出生率16.81‰,自然增長率12.45‰。
產業經濟
該鄉在006年實現GDP2.95億元,同比增長26%;鄉鎮企業總產值78765萬元,同比增長18.1%;工業新口徑總產值53572萬元,同比增長17.8%;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9730萬元,同比增長17.4%;財政總收入622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6095元,同比增加451元;全年引進大小項目10個,引進內資14540萬元,引進外資300萬美元,其中,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企業5家。
2006年,在遭受了"7·15"、"7·26"兩次特大洪災的不利條件下,鄉黨委、政府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同舟共濟,頑強拼搏,確保了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在全區年終社會經濟發展綜合考核排位中名列第三。該鄉實現GDP2.9億元,同比增長14.53%;完成第一產業增加值5423萬元,同比增長2.16%;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89億元,同比增長34.5%;工業項目總投資510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10.15萬元,同比增長74.69%;農民人均純收入6095元,同比增加451元。先後新上、擴建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10個,其中新上項目5個,擴建項目5個。
文化教育
06年該鄉黨委、政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十六屆五、六中全會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兩個務必"重要理論,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團結和帶領全鄉幹部群眾堅持以重農富民,興企強鄉的指導思想,實現了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06年獲得市級以上榮譽有:長沖村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計劃生育繼續保持全市優質服務行列;全市"平安鄉鎮";全市"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單位;郴州市規範教育收費示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