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巴里坤湖)原圖鏈接來自 途牛旅遊網 的圖片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部,南隔巴里坤山與哈密市為鄰,東界伊吾縣,西接木壘哈薩克自治,北與蒙古國接壤。總面積37303.79平方千米。總人口10萬人(2012年)。有哈薩克、漢、蒙古、維吾爾、回、滿、東鄉、土家、撒拉、藏、壯、俄羅斯等16個民族。全縣轄4個鎮、8個鄉:巴里坤鎮、博爾羌吉鎮、大河鎮、奎蘇鎮、薩爾喬克鄉、海子沿鄉、下澇壩鄉、石人子鄉、花園鄉、三塘湖鄉、大紅柳峽鄉、八牆子鄉。境內有:良種繁育場、黃土場開發區、兵團紅山農場。縣政府駐巴里坤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570千米。

地處北天山東段北麓,總的地形特徵是東南高,西北低,遍布低山丘陵及大小不一的山間淺地,屬隆起較緩的斷塊台原山地。地形特徵是三山(巴里坤山、莫欽烏拉山、東準噶爾斷塊山系)夾兩盆(巴里坤盆地、三塘湖盆地)。水資源主要有白楊溝、二道溝、巴里坤湖以及眾多的泉眼等水系。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夏季氣候涼爽,冬季嚴寒,年均氣溫1.0℃,年均降水203毫米。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石油、金、銀、鉛、鐵、鈦、銅、硫化鹼、硭硝等。

303省道橫貫全境,巴里坤到哈密的公路在口門子與伊吾公路會合。老爺廟國家一類口岸是對蒙古國進行貿易的通商要道。名勝古蹟巴里坤湖[1]、鳴沙山、月牙泉、西黑溝風景旅遊區、老爺廟湖(中國最小的跨國湖泊,僅2平方米)、漢任尚、裴岑兩碑、大河唐代古城,清代山神廟碑和富寧安碑、保安碑、塔爾阿特麻扎爾、巴里坤滿城、南灣古墓群、八牆子岩畫、殷商時期遺址和古代烽燧等。

歷史沿革

巴里坤,一說系突厥語「虎湖」之意,因巴里坤湖而得名;一說系蒙古語「巴爾庫勒」的諧音,意為「虎前爪」,以地勢險要取名;一說為古代月氏語。

漢為蒲類國,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東漢屬伊吾盧,隋為伊吾郡地。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建蒲類縣,宋屬伊州。元屬別失八里東境,始稱巴爾庫勒。明屬瓦剌,為準噶爾部遊牧地。清初以巴爾庫勒諧音稱巴里坤。雍正九年(1731年)建巴爾庫勒城,置安西同知,雍正十三年(1735年)將地名漢字寫為「巴里坤」。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設鎮西府,咸豐五年(1855年)裁府為直隸廳。1913年改廳為鎮西縣,屬鎮迪道。1934年劃歸哈密行政區。1953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廢除帶歧視民族的鎮西縣名,恢復巴里坤名稱;翌年9月30日成立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今屬哈密地區。

1996年,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面積38445平方千米,人口約10萬人。轄2個鎮、10個鄉:巴里坤鎮、博爾羌吉鎮、薩爾喬克鄉、海子沿鄉、下澇壩鄉、大紅柳峽鄉、八牆子鄉、奎蘇鄉、石人子鄉、大河鄉、花園鄉、三塘湖鄉。縣政府駐巴里坤鎮。境內駐有兵團哈管局紅星一牧場、紅山農場、新疆軍區伊吾軍馬場。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常住總人口85964人,其中:巴里坤鎮12552人、博爾羌吉鎮443人、薩爾喬克鄉4472人、海子沿鄉6229人、下澇壩鄉5273人、大河鄉17842人、奎蘇鄉10018人、石人子鄉7531人、花園鄉6504人、三塘湖鄉1403人、大紅柳峽鄉2915人、八牆子鄉1458人、兵團紅山農場6533人、兵團紅星一牧場2791人。

2003年,全縣總面積37303.79平方千米。總人口101044人。轄4個鎮、8個鄉:巴里坤鎮、博爾羌吉鎮、大河鎮、奎蘇鎮、薩爾喬克鄉、海子沿鄉、下澇壩鄉、石人子鄉、花園鄉、三塘湖鄉、大紅柳峽鄉、八牆子鄉。縣政府駐巴里坤鎮。境內有兵團紅山農場、兵團紅星一牧場、紅星一牧場良種繁育場。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常住總人口75442人,其中:巴里坤鎮14313人,博爾羌吉鎮1797人,大河鎮9784人,奎蘇鎮6635人,薩爾喬克鄉3662人,海子沿鄉5297人,下澇壩鄉4335人,石人子鄉4757人,花園鄉4942人,三塘湖鄉1953人,大紅柳峽鄉3388人,八牆子鄉2037人,良種繁育場367人,黃土場開發區2109人,兵團紅山農場10066人。

視頻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相關視頻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夜景
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到我區考察學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