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前頜蝴蝶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氏前頜蝴蝶魚Prognathodes basabei僅在夏威夷群島有發現,主島附近海域多活動在120米或更深處,而西北部島群由於水溫較低,可以活動於較淺的海域。
形態特徵
體銀白色,櫛鱗閃光,有時背部漸變為淡黃色,嘴部到額頭有一條褐色至黑色細紋,鰓蓋邊緣有一條狹窄的橙色紋,靠近胸鰭基部有一個橢圓形的橙色斑點。體側有三條黑色帶,第一條從嘴尖開始,穿過眼睛後向上延伸並覆蓋第一枚背鰭硬棘;第二條黑紋寬,從第一背鰭中部延伸到腹鰭後部;第三條黑紋位於身體後部,從第一、第二背鰭之間開始,延伸到臀鰭,巴氏前頜蝴蝶魚是少數幾種身體黑紋完全垂直的前頜蝴蝶魚之一,這是比較獨特的。[1]
背鰭硬棘12-13枚,延長不相連,軟條21-22枚,顏色與身體一致的白色或黃色,被黑紋貫穿;胸鰭透明,鰭條15-16枚;腹鰭硬棘1枚,白色,軟條5枚,黃色或褐色;臀鰭硬棘3枚,軟條16-17枚,延長呈三角形,白色,被黑紋貫穿;第二背鰭和臀鰭後部與身體垂直部分有褐色條紋;尾柄有黑色細紋,尾鰭透明,上部不分支鰭條4枚,分支鰭條15枚,下部不分支鰭條3枚。側線不完整,向上拱起,結束於黑紋內的第3至第5枚背鰭軟條基部,鱗片數26枚,有時24-28枚。死後顏色基本不變,標本體色暗淡無閃光,整體暗黃色,條紋變成深褐色,鰭和鰓蓋的亮橙色變為淡褐色。巴氏前頜蝴蝶魚的顏色和形態與西印度洋的格氏前頜蝴蝶魚。
棲息區域
巴氏前頜蝴蝶魚Prognathodes basabei僅在夏威夷群島有發現,主島附近海域多活動在120米或更深處,而西北部島群由於水溫較低,可以活動於較淺的海域。主要棲息在玄武岩或石灰岩基質的岩石區,常發現在懸崖或洞穴礁石的下方顛倒游泳,多單獨活動或三條一群活動。主要以海綿、蠕蟲、甲殼類和其他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體小,雄魚平均體長10.6厘米,雌魚平均體長9.3厘米,極扁。
飼養信息
飼養難度:難
珊瑚兼容性:小心
鹽度:1.020-1.026
溫度:16-25℃
性情:溫和
食物:肉食,底棲的蠕蟲和甲殼類
最大體長:9-12厘米
分布範圍:夏威夷群島
生活水深:45-187米
IUCN評級:未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