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扎藏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扎藏族鄉,隸屬於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地處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東接甘肅省天祝縣,南連加定鎮,西靠林川鄉和東和鄉,北接門源縣,距互助縣63千米,區域總面積521.3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巴扎藏族鄉一帶由第五區管轄;1983年4月,由巴扎公社改為巴扎藏族鄉。

截至2018年末,巴扎藏族鄉戶籍人口為5297人。2019年,巴扎藏族鄉下轄8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峽塘村。

巴扎藏族鄉以制種和苗木為主導的特色農業基本形成;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生豬、雞為主。[1]

截至2018年末,巴扎藏族鄉戶籍人口為5297人。

中文名: 巴扎藏族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

面 積: 521.3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峽塘村

電話區號: 0972

郵政區碼: 810501

氣候條件: 大陸性高原氣候

車牌代碼: 青B

人 口: 5297人 (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互助縣設立五區,巴扎由第五區管轄。

1951年,巴扎改隸八區。

1952年7月,合併加定、巴扎、松多為北山藏族區。

1953年10月13日,建立巴扎藏族鄉。

1958年8月30日,巴扎、加定2藏族鄉合併為北山公社。

1961年8月23日,北山公社分設巴扎藏族鄉。

1968年3月7日,巴扎藏族鄉改為公社。

1983年4月,巴扎公社改為巴扎藏族鄉。

行政區劃

2011年,巴扎藏族鄉下轄柏木峽、元甫、抓什究、財隆、峽塘、學科、甘衝口、甘禪口8個行政村。

2019年,巴扎藏族鄉下轄抓什究村、財隆村、甘沖溝村、甘衝口村、學科村、元圃村、柏木峽村、峽塘村8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峽塘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巴扎藏族鄉地處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東接甘肅省天祝縣,南連加定鎮,西靠林川鄉和東和鄉,北接門源縣,距互助縣63千米,區域總面積521.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巴扎藏族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2700—4317米,最高點海拔4317米,最低點學科拉垮灘,海拔2703米。

氣候

巴扎藏族鄉屬大陸性高原氣候,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在2500小時以上;平均氣溫低,境內年平均氣溫在零下5.7℃—8.5℃之間,最熱月份平均氣溫在5.3℃—20℃之間;最冷月份平均氣溫在零下17℃以下;降水量少,地域差異大,境內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雨熱同期,5月中旬以後進入雨季,至9月中旬前後雨季結束。

自然資源

巴扎藏族鄉礦產資源主要有鉛鋅、頁岩、砂金、石灰石等;境內有大面積的草山,繁茂的天然林;山間分布有青海雲杉、油松、紅樺、山白楊、圓柏、刺柏等喬木林;有杜鵑、沙刺、白刺、黃刺、枸杞、沙都等灌木林;有鹿、麝香、石羊、狐、雪雞、馬雞等野生動物;有黨參、雪蓮、冬蟲夏草、大黃、三七、豬苓、黃芪、羌活、赤芍等野生藥材和可食的雪山木耳、蘑菇、蕨菜、柳花菜、羊肚菜等山珍野菜。

人口

2011年,巴扎藏族鄉總人口5115人;其中男性2614人,占51.1%;女性2501人,占48.9%;14歲以下818人,占16%;15—64歲2819人,占55.14%;65歲以上1483人,占28.86%;以藏族為主,達3217人,占62.9%;漢族1657人,占32.4%;土族251,占4.9%;其他民族占0.1%。2011年,巴扎藏族鄉人口出生率11.7‰,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長率6.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8人。

截至2018年末,巴扎藏族鄉戶籍人口為5297人。

經濟

巴扎藏族鄉以制種和苗木為主導的特色農業基本形成;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生豬、雞為主。

2011年,巴扎藏族鄉畜禽年末存欄10.7萬頭(只),其中牛0.9萬頭,羊6.8萬隻,生豬1.7萬頭,雞1.3萬隻。2011年,巴扎藏族鄉建成磚混結構羊暖棚421座,牛棚圈158座,豬暖棚141座;畜牧業總產值1654萬元,比2010年增長7%。2011年,巴扎藏族鄉農民人均純收人4574元,比2010年増長17%。2011年,巴扎藏族鄉工業總產值達到271萬元,比2010年增長22.6%。2011年末,巴扎藏族鄉有個體戶123戶,職工187人。2011年,巴扎藏族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90萬元,比2010年增長17.5%。

2018年,巴扎藏族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巴扎藏族鄉有完全小學4所,初級中學1所,教學點2所;共有教師58人,其中初中教師20人、小學教師38人;共有學生534人,其中小學生398人、初中生136人;現有校舍面積5799.2平方米,其中初中校舍1716平方米;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巴扎藏族鄉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8個,各類有圖書室8個,藏書1萬餘冊。2011年末,巴扎藏族鄉有健身廣場2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巴扎藏族鄉有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6個,床位3張;固定資產總值51.3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4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巴扎藏族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萬人次;參加合作醫療人員達4958人,參合率達96.9%;新型農村醫療報銷藥費36萬元。

社會保障

2011年,巴扎藏族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462人,五保對象30人,優撫對象8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5.61萬元,五保供養金5.25萬元,救濟糧1.4萬公斤。

交通

巴扎藏族鄉境內有威北、崗青2條公路交會。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巴扎藏族鄉因明末清初時,該地受一牛姓的藏族部落頭目統治,藏語「牛家」為「巴扎」,故名。

視頻

Achilles騎行青海巴扎藏族鄉—仙米鄉20190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