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彥塔拉蘇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彥塔拉蘇木,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地處巴林右旗中部,東與查干諾爾鎮及巴林左旗查干哈達蘇木接壤,南與大板鎮相鄰,西與查干沐淪鎮相連,北與幸福之路蘇木毗鄰。人民政府駐寶木圖嘎查。巴彥塔拉蘇木行政區域面積832平方千米。2018年末,巴彥塔拉蘇木戶籍人口10247人。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為東胡地[1] 。秦漢為烏桓、鮮卑地。唐為契丹族的發祥地,屬饒樂都督府。解放初屬大板努圖克。1957年5月,始建古日古勒台蘇木。1958年11月,改古日古勒台公社。1972年,駐地遷到巴彥塔拉草原,改名巴彥塔拉公社。1984年,改巴彥塔拉蘇木。019年10月,巴彥塔拉蘇木轄11個行政村。

中文名 巴彥塔拉蘇木

行政區類別 蘇木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

地理位置 巴林右旗中部

面 積 832 km²

下轄地區 11個行政村 政

府駐地 寶木圖嘎查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巴彥塔拉蘇木轄寶木圖、哈日根塔拉、塔班板、老道板、巴蘭諾爾、達蘭花、昭胡都格、古日古勒台、太布代、吉布吐、烏蘭海11個嘎查村民;下設47個村民小組(獨貴龍)。 2019年10月,巴彥塔拉蘇木轄11個行政村。

位置境域

巴彥塔拉蘇木地處巴林右旗中部,東與查干諾爾鎮及巴林左旗查干哈達蘇木接壤,南與大板鎮相鄰,西與查干沐淪鎮相連,北與幸福之路蘇木毗鄰。人民政府駐寶木圖嘎查。巴彥塔拉蘇木行政區域面積8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巴彥塔拉蘇木境內地形大部分屬低山丘陵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最高點位於阿巴達仁台山,海拔1465.9米;最低點位於古日古勒台河下游道倫板組附近,海拔500米。


氣候

巴彥塔拉蘇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風沙,年蒸發量較大,多干早;夏季短而炎熱,降水比較集中;秋季短促涼爽;冬季漫長而寒冷,降雪較少[2] 。多年平均氣溫5.2℃,年平均日照時數3000~3200小時,無霜期年平均125天,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900毫米,年均風速3~4級。

水文

巴彥塔拉蘇木境內主要河流古日古勒台河、巴彥塔拉河,古日古勒台河由幸福之路蘇木內的草原水庫流人,流經巴蘭諾爾嘎查、老道板嘎查、塔班板嘎查、古日古勒台嘎查,從伊遜毛都流出境內;巴彥塔拉河由阿巴達仁台山流入境內,與古日古勒台河匯流從伊遜毛都流出。境內河道長85千米,流域面積170平方千米,年徑流量9.46億立方米,河網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巴彥塔拉蘇木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等。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

自然資源

巴彥塔拉蘇木境內已探明的地下礦藏有鐵、鉛、鋅、螢石、硅石等,儲量較大。已開採的礦業有赤峰金鑫礦業(原太布代硅石礦)及恆興多金屬礦,其中硅石年產礦石量約為1000餘噸。

人口

2011年末,巴彥塔拉蘇木轄區總人口10485人。總人口中,男性5367人,占51.2%;女性5118人,占48.8%;14歲以下1925人,占18.4%;15~64歲8003人,占76.3%;65歲以上557人,占5.3%。總人口中,以蒙古族為主,達6518人,占62.2%;另有漢、滿、回等民族,共3967人,占37.8%。2011年,人口出生率9.35‰,人口死亡率10.68‰,人口自然增長率-1.34‰。 2018年末,巴彥塔拉蘇木戶籍人口10247人。

視頻

巴彥塔拉蘇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