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樂土—巴國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人樂土—巴國篇四川,自古稱巴蜀之地。這個名稱的由來大有淵源。其中,「蜀」指古蜀國,而「巴」就是指巴國。在巴國的土地上,曾經發生過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1]
天府之地尋三巴
「巴」是一個古老的部族,也是一個古國的名字,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五帝時代。《山海經•海內經》記載:「西南有巴國,太昊生咸鳥,咸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認為巴的遠祖是太昊。巴人活動在漢水流域中游一帶。殷商時代,稱巴人為「西土之人」,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巴方」,那時巴人活動在商王朝的西方。後來,巴人最終遷徙到了四川東部。
四川東部丘陵地區,氣候宜人,土地肥沃。巴人遷入以後,與當地的土著民族一同披荊斬棘,開墾土地,挖掘礦藏,原來較為落後的川東地區開始發生變化。
巴人以善於獵射著稱於世,經濟生活以漁獵畜牧為主,原始的粗放農業僅是其輔助手段。約在春秋時期,巴受西面古蜀國的影響,開始致力於農業生產,農耕開始成為其主要的生產方式。
巴國的農業生產水平差異很大,發展極不平衡。在沿江河谷沖積平壩地區,已開闢成水田,種植稻穀。廣大丘陵地帶和山區,農業生產技術仍很落後,主要是刀耕火種,種植黍(shǔ)、稷(jì)等。《華陽國志•巴志》中有巴人歌謠,描述了當時的生產情況:
川崖惟平,共稼見黍,旨酒嘉穀,可以養父。
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穀旨酒,可以養母。
隨着農業生產的發展,巴人的糧食有了一定剩餘,釀酒業也發展起來了。巴人很善於釀酒,其特產「巴鄉清酒」,是向周王朝交納的貢品之一。
當然,巴國境內也存在偏遠落後地區,那裡的巴人仍然以打獵為生。
隨着農業的發展,經濟林木、經濟作物種植也發展起來,產水果的、有藥效的、用於編制製作的等等,都已經得到廣泛種植。
巴人還棄分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了冶礦業和手工業。
巴國的冶礦業,一是開採丹砂,即硫化汞,用以作藥物或染料,或者提煉水銀。巴人中一個名叫清的寡婦,就世代經營丹砂礦的開採,富可敵國,曾經為秦始皇提供過大量丹砂。二是冶銅。巴國青銅的冶煉和銅器的製造在當時已達到較高水平。尤其在戰國時期,巴人在青銅合金比例方面已經達到中原先進地區的水平。巴人製造的青銅器風格獨特,器上紋飾與眾不同,民族特色濃郁,製作技術十人熟練。如脊薄刃寬扁徑無格而形似柳葉的巴式劍、圓刃折腰式或月刃式的鋮、平頂帶虎紐的鐓於及錯金裝飾的編鐘等,都是巴青銅器成就的典型代表。
巴國的疆域,從夏商時代到春秋戰國之際有很大的變遷。夏、商時代,巴族主要活動在沔水中游,另有一支以巨蛇(青龍)為圖騰的支系活動在今洞庭湖一帶。西周初年,巴立國於南土,與楚、鄧、濮為鄰,其活動範圍大致在今陝西東南部的漢水流域到今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地區。戰國時代,巴國入川後,向西、向北發展,其疆域「東至魚復,西至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控制了以嘉陵江、長江、烏江流域為腹心,包括今川東、陝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地區。
巴國建立了一套以土地世襲制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巴王是國內最大的領主,擁有最高軍政權力,直接統治其中心地區。巴王任用各級貴族為卿大夫,分封於王國各地,把土地、人民封賜給他們作為采邑,命令他們鎮疆土、按職納貢和從軍出征,成為巴王統治各地的支柱。
巴王是國內最高軍事長官。西周春秋時代,巴國對外作戰,均由巴王親自統率軍隊,各級領主的武裝,也都聽從巴王的統一調遣。巴王還把自己的宗室子弟派往邊境要地,屯駐重兵防守。戰國時代,巴國在軍隊中設置了將軍,在巴王的指揮下,統兵作戰。將軍的設置,表明巴國的軍事系統和行政系統已經分離,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兵制。
巴國的政治機構和職表況,史籍記載不詳。目前僅知卿在巴國職官系統中具有重要地位,尤以上卿最為顯赫,卿大夫也是地位顯要的重臣。在對列國事務方面,設有專門負責聘享之禮的「行人」。
在巴國疆域內,除巴族外,還生活着眾多不同族屬的氏族和部族,其中主要有濮、宗、苴、共、奴、儴、夷、蜒及充、魚、夔、彭、巫等部族,他們有的是土著,有的是遷徙而來。濮,商周以前已有部分居住在川東地區,和宗一樣應是土著。苴,活躍在葭蔭(今廣元)一帶,或與巴有一定關係。共,即庸人後裔,原在川鄂交界地區。奴,既春秋時代被楚滅亡的盧人後代,本在漢水中游西岸活動。儴,居於溪谷。夷,為執弓之人。蜒,出自南蠻,為水居魚獵的部落。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廩君蠻,原居武落鍾離山(在今恩施,長陽間),是夷水(今清水)流域的最大部落,以水居射獵為事,習乘土舟,使用陶器,崇祀白虎,其社會處於家長奴隸制階段。巴人進入夷水流域時,與之結盟,一同進入川東地區,成為巴國內較有影響的部落。
殷商中葉,商王武丁的時代,殷商不斷對外用兵,討伐四方部族、方國,以擴大版圖。武丁的妻子婦好就曾率大軍進入沔水(今漢水)一帶,同巴人發生了激烈的戰爭。巴國最後戰敗,被迫向殷王朝納貢服役。
殷朝末年,巴人因屢遭殷商的侵擾掠奪,參加了以周為首的反殷集團。在牧野之戰中,巴國士兵為討伐軍前鋒,所有戰士奮勇爭先,歌舞而進,成為武王伐紂的主力部隊之一,對傾覆殷商王朝起了重要作用。
周王朝建立後,巴國國君被周天子正式封為諸侯,首領稱巴子。巴國與西周王室一直保持着友好的關係。春秋時代,巴國與秦、楚、鄧、庸等為鄰。這時,楚國已在南方崛起,巴開始受到楚國的控制,一度與之結成聯盟。但是,把國人顯然不願意受人挾持,雖然表面上承認楚國的宗主國地位,但一有機會便起來反楚。
不僅與楚國有理不清的恩怨,巴國與相鄰的鄾(yōu)國、鄧國、申國、庸國也都發生過戰爭。
戰國中葉以後,楚國向巴國大舉進攻,開始了經營西南的事業。楚國不斷向西進逼,巴國步步敗退,接連喪失了今陝南、湘西、川東、黔北的大片領土,長江一線也被迫退守魚復。
大約公元前四世紀,巴國發生內亂,將軍蔓子許諾割讓三城給楚國,借楚軍平亂。巴國內亂被平定後,楚王派使者要求蔓子兌現承諾。蔓子回答說:「多虧你們楚國的幫助,巴國才得以消弭災禍。楚國的幫助,應該割讓五座城才足以報答。但是,國土豈能割讓呢?為了謝罪,你把我的頭拿去獻給楚王好了,城是一座也不能給的。」於是,蔓子拔劍自刎,將頭留給楚國使。楚王非常感動,厚禮安葬蔓子的頭,巴國人也隆重安葬了蔓子的身軀。
楚威王時(公元前339~前329年),楚國又派將軍莊蹻(jué)領兵循江而上,攻略西南,很快占領了巴國的軍政中心枳以及江州。在內憂外患的煎熬下,巴國國都不斷遷徙於枳(今涪陵)、平都(今豐都)、江州(今重慶)、墊江(今合川)之間,最後遷都閬中(四川省閬中市)。這時,巴國僅剩下今川東北一隅之地了。
公元前316年,巴國與古蜀國之間發生矛盾,巴國向北方的秦國求救。秦惠文王決定趁機滅蜀,遂派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統率大軍南下伐蜀。滅掉蜀國後,秦軍接着進攻巴國,俘獲巴王,把巴國也滅掉了。
巴人,你來自何方
人們對「巴」的含義和巴人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的認為「巴」指動物,如蛇、蟲、蟒、魚、蠶;有的則將「巴」解釋為對山、水、石頭的稱呼。近年有學者提出:「巴」就是「虎」,「巴」是巴人稱呼老虎的一種發音。據史書記載,巴人認為老虎是本民族的祖先或圖騰,因此巴人自認為是虎之族,以虎為崇敬對象,自稱「虎(音巴)人」。於是,中原及與巴族為鄰的人,皆稱其為「巴人」。
巴族是由兩大部族集團構成的。一是從東方遷到今渝、鄂、湘、陝交界處的廩君族;二是原來就生活於此的土著部族,如:濮、苴、共、奴、亻襄、、等。巴的核心廩君族來自什麼地方呢?早期的姓氏書說,巴與秦、徐、鍾離等一樣,同源於一個「嬴」姓祖先或氏族部落。我們知道,秦、徐、鍾離等是源出「東夷」的民族,其發源地在今淮河流域至山東半島一帶;既然巴與秦、徐皆出於「嬴」姓,那麼巴人廩君族的最早的居住地,應當到東方去尋找。
廩君族包括巴氏、樊氏、(目覃)氏、相氏、鄭氏五姓,共同生活在一個叫「武落鍾離山」的地方。五姓的首領聚在一起時,定出了選舉共同君長的兩個辦法。一是看誰能將短劍擲中半山腰的石穴,二是看誰能乘陶船於江中而不沉,皆勝者即為君。競技的結果,是巴氏年輕的首領務相連勝,他於是作了五姓共同的君長,史稱「廩君」;這五姓結盟形成的部族共同體,就叫「廩君族」。
不過,巴人真正成為一個民族,還是在廩君族西遷到今鄂渝交界處以後的事情。在這裡,以巴氏等五姓為主構成了巴族的「核心」,可稱之為「內五族」,而以原居於渝、鄂、湘、夷、濮等被廩君族融合或征服的土著部族,構成了巴的外圍部族,而當時的史書把他們均稱作「巴人」。
在古代星宿理論中,白虎星直接主宰着人間的兵戈和戰爭,是充滿殺伐之氣的戰神。商周之際的滅紂興周戰爭中,有一支勇猛善戰的軍隊深得周武王讚譽,他們被稱為虎賁和虎士,這是早期的巴人武士。
《後漢書》記載道:「廩君死,魂魄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巴人崇虎以白虎為圖騰和祖先,已被近來的考古發現所證實。
《後漢書》中的稟君時代,巴人已經擁有相當的漁獵經濟、部落間的軍事衝突與征服已十分普遍。書中記載的稟君部族殺人血祭,已透露出稟君死亡的蛛絲馬跡,作為開疆拓土並得到血祭的軍盟首領,他只能是死於征戰,這是歷史真實中的稟君,作為一個英雄,他被後來的巴族尊為他們永遠的神祗——白虎。
在古代巴人看來,白虎與祖先有着同樣的含義,親人死後就成了祖先,而祖先就是白虎,虎要吃人,人祭的習俗就這樣一直傳了下來。
大溪位於瞿塘峽以東三十多公里的地方,今天的大溪已是一個乾涸的河床。專家帶着我們沿乾涸的大溪而上。大溪在古代通往清江,並與清江連接。這在史籍中已有明確的記載。古代大溪與長江平行流向,它穿過長江與清江的分水嶺而進入恩施境內。史書記載的廩君沿鹽水之地遷徙,直到公元5世紀,清江以上到恩施尚可通航。春秋時,巴楚相爭,巴的兵力時常出現在湖北枝江,松滋,江陵一帶,就可證明巴人是沿大溪入清江東下的。
古巴歌中唱出的情景,仍見於峽江兩岸。長江是巴人生命旅程中一個新的起點。生性驃悍的巴人在長江兩岸的縱深地帶開始了他們田園牧歌似的生活。史書記載,巴人種植水稻、燕麥,採摘桑葉養蠶,用上好的糧食釀製特有的清酒。他們有着豐富的事物。農耕文明改變了他們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優質的稻米被製成脂粉,巴族女子在戰爭間隙,展示着她們短暫的美麗。
考古學家證實,早期進入峽江地帶的巴人,大多在長江的支流上建立他們的家園。這裡有平緩的台地和肥沃的土壤,而這一切還與當初巴人勢力的相對薄弱有關。春秋戰國之交,巴人在與江漢楚國、川西蜀國的分合中日漸強盛,強大的巴國在這一時期可謂如日中天。他們在長江邊的豐都、忠縣,涪陵都相繼建立過都城。考古學家仍在進行的探尋,把我們帶進撲朔迷離的氛圍中。
這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工商業城市--重慶。長江與嘉陵江在這裡神奇交匯,勾勒出一座美麗的半島。生活在這裡的重慶人似乎仍沉浸於他們最初的氛圍中。男人的熱烈率直,女人的美麗都一成不變的存留了下來。兩千多年前,這裡是巴國最重要的都城--江州。上世紀,這些沿江而立的干欄式建築,連結成片的船隻,一眼望不到頭的石級,或許能帶給我們關於巴國圖景的想象。
兩千多年前的巴人經過漫長的顛沛流離,獲得了寧靜的生活。歷史上,具有尚武精神的民族都與延綿不斷的大遷徙連在一起。從殷商開始往後的千百年間,巴人的足跡遍及半個中國。
解讀巴文化
巴文化是中華文明中最璀璨,最耀眼的一顆明珠,無論在中國古文明還是現代社會中起着無可替代的作用。由於眾多原因,一直靜寂於歷史的沉澱中。「巴文化」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在長江文明中占主體地位。
約在我國商周時代,巴人在巴國的疆土上創造了一種具有濃郁自身特徵的區域文化,它是巴人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同樣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老的巴人及其後裔土家人,豪放慓悍,能歌善舞,在長期的歷史演化過程中,以其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海納百川的精神,歷經數千年的吐故納新,創造了絢麗多彩、個性獨特的巴文化。
巴人或巴族是我國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區的一個族群,早期歷史在距今4000~3000年間。巴人是開創巴蜀文化的「主力軍」,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發揮重要作用。
在巴國的發展過程中,巴人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加之所居之地環境適宜,因而物產豐饒。對此《華陽國志•巴志》有詳盡的描述。巴國的手工業門類繁多,工藝先進,特別是青銅冶鑄,這一技藝帶有強烈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其產品如劍、矛、鉞、於等,鑄造精良,裝飾優美,絲毫不遜中原諸國。
在巴人墓葬中,出土有相當數量的漆器,計有漆盒、漆盤、漆奩、漆梳等,多髹紅、黑二色,色澤鮮明,造型優美,而且多加以裝飾。
巴人主要是通過煮泉鹽、煮岩鹽等方法獲取鹽。開採丹砂——丹砂用於顏料、塗料和醫療,用途甚廣,重慶涪陵是丹砂的主要產地。此外,釀酒、制醬也是巴國遠近馳名的傳統手工業,雖歷經數千年,如今的巴蜀之地仍然是釀造業的中心區域。
巴人是一個臨水而居的民族,他們用整木挖造一種獨木舟,捕魚撈蝦,賴以為生。他們死後,又用這種獨木舟作為葬具,或仿其形另作葬具,且加蓋,考古學上稱之為船棺葬。其葬法或者是將死者遺體和隨葬品一道直接裝殮於船艙內,或者另備一隻小棺容放屍體和陳放死者隨身小件物品,再將小棺放入船艙內,較大的隨葬品如陶罐、陶壺、陶釜、陶盆等,則放在船艙中空處。
巴人幾經轉徙,從一個弱小民族發展成為地括今湘、鄂、川、陝、黔五省大半地區的大國,從側面反映了巴人尚武、強悍的習性。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巴人的墓葬中多隨葬有富含本民族特色的青銅兵器,如戈、矛、劍、鉞等。因其形制、紋飾富有民族特色,迥異他國,因此,它們又被稱為「巴式青銅器」。
巴人以樂舞見長。《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載,當周武王伐紂時,巴師「歌舞以凌殷人」,即且歌且舞以鼓舞士卒衝鋒陷陣,故當時有諺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文選•宋玉對楚王問》云:「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可見巴人樂舞是多麼的深入人心。「下里巴人」一詞亦流傳至今。
巴人的髮式也是獨具特色。巴式青銅器上,經常鑄有一種梳有兩尖錐狀髮髻的人頭符號,也就是後世習稱的「椎髻」。
巴人常見的居室是一種「干欄」式建築,這種房屋為竹木結構,分上下兩層,人居住在上層,下層為底架,這樣既能防禦南方地區的潮濕,又可避蟲蛇之擾。
在巴國的發展過程中,巴人創造了豐富多彩又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的文化,如巴式兵器、樂器、舟船、民居、歌舞、服飾及婚喪習俗等。
巴文化厚重滄桑而絢麗多彩,融事實與浪漫於一體。在現實生活中,巴人及其後裔土家人同來自自然的、社會的一切艱難險阻作鬥爭,使其文化成分中富含大量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反抗壓迫的內容。他們對神秘的自然賦予奇特的幻想,這使得巴文化成分中又蘊含瑰麗神奇的浪漫色彩。他們崇拜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信奉神靈,表現出」天人合一」的世界觀。
著名的古曲《下里》、《巴人》,正是源於巴地的民歌,傳遍楚地,這充分說明了巴文化是一種勞動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所謂」大俗即大雅」,巴文化往往以其大俗的表現形式充分張揚個性,顯示藝術魅力,達到大雅的境界。再如源於巴渝地區的竹枝歌、竹枝詞,描繪風土人情,本身也就是俗文化與雅文化交融互攝的一種文學形式。
巴人及其後裔人長期生活在崇山峻岭的自然環境中,交通阻塞,再加上歷朝統治者對土家族地區實行「蠻不出境、漢不入峒」的民族羈縻政策,使其與外界長期處於隔絕狀態,文化傳播受到阻隔,這就為形成本民族獨特而穩定的文化提供了相應的歷史空間。「改土歸流」政策推行後,巴文化開始大規模地與漢文化交流融合,逐漸由封閉走向開放。
巴文化在與外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過程中,博採眾長,在繼承的基礎上引進、融合與創新,如土家民間祭祀舞蹈「跳喪舞」,就源於古代巴人的「踏歌舞」。
悽美的神女傳說
在古巴國的土地上,流傳着許多神話傳說。其中,巴國「鹽水神女」的傳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巴國人當年的生活風貌。
鹽水女神與巫山神女是相映成輝的,而且巫山也在巴國邊上。因此,在介紹鹽水神女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巫山神女。巫山神女可算得上是中國第一情人,在傳說中,曾經有許多人與巫山神女結下浪漫戀情。
與巫山神女有過戀情而被傳誦最廣的是楚襄王。文人宋玉曾經把這個老色鬼的那場春夢寫得繪聲繪色,幾乎就是一個現成的《色•戒》。這就是著名的《神女賦》和《高唐賦》。宋玉說,楚襄王在遊覽巫峽美景的時候,做了一個春夢,夢到一個自稱巫山之女的美女跟他翻雲覆雨。文中,巫山神女自稱:「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願薦枕席。」宋玉用煽情的詞彙地描繪了巫山神女驚世無雙的容貌與氣質:「夫何神女之姣麗兮,含陰陽之渥飾,被華藻之可好兮,翡翠之奮翼。其象無雙,其美無比,毛嬙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無色。」美女毛嬙和西施在巫山神女面前都黯然失色,神女本人的姿容,怎不令人遐想?。
有人對巫山神女進行了另一種大膽的推測:巫山在春秋國時期,是巴、楚征戰不休的邊境地帶。後來,楚國強盛起來,軍事上已經處於劣勢的巴國很可能利將巫山美女獻給楚王,以求自保。楚襄王與巫山美女一番纏綿,偶聽美女講述巫山神話,遂引發了一場春夢。
鹽水神女的傳說與巫山神女的傳說在某種程度上是相似的。
鹽水神女的故事見於「廩(lǐn)君傳說」,是現存資料中關於巴族起源的最古老的傳說。
「廩君之先,故出巫誕。」根據這個記載,廩君應該是巫山一帶居住在水邊、名為「巫誕」的原始部落中的人。廩君出生時,巫誕部落尚處於在洞穴中居住、以漁獵為生的階段。廩君成為部落首領後,為了改變部落的落後狀況,沿今清江溯流而上,朝祖居之地的方向尋找便於農耕而適合部落繁衍發展的水土肥美之地,到了鹽水北岸。在這裡,他遇到了鹽水神女。兩人意見傾心,像後來的楚王與巫山女神那樣恩愛纏綿。雖然對鹽水神女非常愛戀,但廩君也時刻惦記着自己的部族,沒有改變尋找樂土的志願。因此,許多天以後,廩君打算離開鹽水神女了。
鹽水神女捨不得讓廩君走。塔對廩君說:「這裡土地遼闊,可以捕魚採鹽,你何不留下來呢?我願意與你結為夫妻,共同生活。」廩君堅決不肯留下來。鹽水神女見不能說服廩君,就晚上來與廩君雙宿雙棲,白天則化為飛蟲召喚所有飛蟲飛上天空,掩蔽陽光,使天地變得一片陰暗。陰暗之中,廩君辨不清方向,沒辦法帶族人離開。他冥思苦想,最終痛下決心,讓人將一條青綢送給鹽水神女,說:「你披上這條青綢,就表示我們兩情相悅,我就與你同生共死,永不分離。」鹽水神女以為廩君真的回心轉意了,非常高興地披上青綢。廩君站在山上,對着青綢所在射去一箭,將鹽水神女射死於陽石之下。鹽水神女死了,蟲子都飛走了,天空亮了,廩君帶着族人走出來,抵達樂土。巫誕成為巴人,廩君則成了巴人的王,巴人都臣服於他。在廩君的帶領下,巴人這個族群繁衍壯大,由巫山往長江上游發展,進而建立了東迄今鄂西南、西至今宜賓、南有黔中、北接漢中的巴國。
「廩君傳說」是巴人滿懷對其祖先的敬仰之情傳述的故事。「廩君」,意思是「帶領族人從事農耕並獲得谷豐倉滿、使族人擺脫凍餓之苦而種類繁興的君長」,是巴人對其祖先的尊稱,就像華夏族尊稱教民農耕的祖先為「神農氏」一樣。廩君傳說不是一個專門敘述廩君與鹽水神女的纏綿愛情的故事,而是讚美廩君為了巴族的發展,不惜射殺戀人以求脫身,終於尋找到適宜民族發展的新居地。
儘管如此,鹽水神女在傳說中的下場令人同情但鹽水神女對廩君一見鍾情、苦心強留、至死不渝的故事也非常生動感人。
上古的神話傳說往往是歷史的影子。如果結合當時的情況來推測,鹽水神女應是一氏族的女性首領。她召來遮蔽陽光、阻止廩君離去的蟲群的傳說,實際上可能是對其招來與其氏族世代相親的氏族首領挽留廩君的藝術加工。鹽水神女死後,巴族獲得發展,並占有了這個部落的居住地,其族人及與其相親的氏族也融入巴族。鹽水女神阻礙廩君而被射殺,巴人卻對其並不憎惡,就可以作為支持這個推測的證明。
鹽水神女和巫山神女的故事有許多相通之處。兩位神女都是巫山之中的女神」;她們都愛上了外來的君長;她們都是自薦枕席,晚上來。白天走……這些相通之處證明,兩個神女故事有着一定了關聯
鹽水神女與巫山神女故事,反映了巴文化的繁榮和輝煌,也是巴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歷史貢獻。
巴國大事記
殷商中葉,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率大軍征討巴國。巴國戰敗,向殷王朝納貢服役。
殷朝末年,巴國加入周為首的反殷集團。在牧野之戰中,巴軍擔任前鋒,成為武王伐紂的主力部隊之一,對傾覆殷商王朝起了重要作用。
周王朝建立後,巴國國君被周天子正式封為諸侯,首領稱巴子。
大約公元前四世紀,巴國發生內亂,將軍蔓子借楚軍平亂,並自刎以謝違背割讓城池承諾之罪。
公元前339~前329年,楚將莊蹻領兵占領了巴國的枳以及江州,巴國國都不斷遷徙,最後遷都閬中,在四川東北一隅之地苟延殘喘。
公元前316年,古蜀國進攻巴國。巴國向秦國求救。秦軍南下滅掉蜀國後,順勢滅亡了巴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