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中摩崖造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中摩崖造像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巴中摩崖造像

類 別 佛教石刻

造像創始時期 隋

地 點 四川巴中市

巴中摩崖造像始於隋,盛於唐,續於宋、明、元、清。全市現存摩崖造像近100處,1000餘龕(窟),10000餘軀。素有「石窟之鄉」美譽的巴中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邊緣大巴山南麓,與陝西漢中市緊密相連。巴中的摩崖造像以南龕最為重要也最為有名。南龕造像,始建於梁魏時期,盛鐫於唐代。主要受麥積山石窟龍門石窟的影響。[1]

簡介

中國唐代佛教石刻造像。位於四川巴中市。環城四龕原各為一石刻造像群,東、西、北三龕開鑿年代以西龕最早,內存隋大業五年(609)一龕。巴中摩崖造像的主要特點:一是數量眾多,分布廣泛; 二是裝飾華麗,色彩斑斕; 三是造型多樣,風格獨特; 四是技藝精湛,造像精美,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精華造像

南龕103號—毗盧遮那佛(盛唐);南龕16號—如意輪觀音像(盛唐);南龕83號—雙頭瑞佛像(盛唐);南龕64號—三世佛像(盛唐);南龕116號—西方淨土變(初唐);西龕35號—西方淨土變浮雕(初唐);北龕7號—窟頂飛天(盛唐);水寧寺1號—藥師佛像(盛唐);水寧寺2號—釋迦說法(盛唐);水寧寺3號—釋迦多寶(盛唐);水寧寺8號—釋迦說法(盛唐);千佛岩38號—七級佛塔(盛唐);千佛岩31號—釋迦說法(盛唐)。

形態描述

巴中摩崖石刻以唐代鑿建的為主體,今已殘破,唯南龕保留了較多的唐代佳作。南龕位於城南古化成山,今存唐窟140 余龕,可以清楚地展示出從初唐到晚唐各個時期的風格和技法。造像約1800餘身,集中分布在神仙坡崖壁上。

大小龕鱗比,前後佛像重疊,分為 3 層,密如蜂房,其中最大的龕是103窟,龕高5米,毗盧舍那坐佛通高4.45米。最小的龕為72窟雙觀音龕,僅30厘米×40厘米。大量單身觀音像的出現為南龕造像的突出特點, 這些觀音像都明顯女性化,肌膚細膩豐滿 ,體態婀娜多姿,容顏嫵媚動人,曳裙飄舞。

此外,83窟之三佛衣式和手印均與一般佛造像相反,有如鏡中所見。三佛中的主尊頸生二頭 ,更覺奇特 。116 窟之天王足蹬草鞋,68、74、81三龕中之鬼子母穿地方時裝,亦頗引人注目。龕楣裝飾富麗而華美,以珠玉、蓮花、瓔珞、卷草、忍冬等組成多變的圖案,襯托龕內造像。

另外,水寧寺造像也是巴中縣保存較好的唐代摩崖造像。水寧寺,又名始寧寺,位於縣城東南45公里處,已毀。現存11龕,126身造像,造像內容和題材與南龕相同,其中菩薩、脅侍弟子及飛天等形象刻畫富有特色。

顯著特點

83號龕的三佛,袒左披袈裟及手印均與一般造像相反,如從鏡中所見,三佛中的中佛為雙頭佛,尤為奇特。68、71、81號龕中的鬼子母佛(南龕唐碑中對訶梨帝母的稱謂)刻成 9個小孩簇擁着世俗服裝的貴婦人席地而坐,116號龕的天王刻成腳穿草鞋等,均具有典型的地方特點。在表現手法上,南龕石刻多用簡練、概括的分層平面相疊來表現衣飾、頭飾及瓔珞等,並在平面施以精美多變的凹凸刻線以豐富表現效果。其中對佛、菩薩的面部採取大塊面的處理手法,以減少陰影,對天王、力士及護法神等的身體各部分都用多塊面、多細部的手法,使其肌肉暴張,孔武有力。南龕的龕楣,以雙層雙檐建築和山花蕉葉佛道帳為基本形式,滿布圖案裝飾。除石刻造像外,南龕還存有20餘座摩崖浮雕舍利塔。

參考來源

  1. 巴中摩崖造像, 博雅旅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