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市夾津口鎮第二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鞏義市夾津口鎮第二小學位於夾津口鎮雙河村, 2002年,因撤點布局需要,在市鎮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學校北邊、南邊籌建教學樓、辦公樓、餐廳三棟,將夾津口鎮韓溝村、雙河村、石井村三個行政村的學生集中到該校上學,學校命名為夾津口鎮雙河小學,目前學校有學生476人,12個教學班,教師26人。
相關信息
鞏義市第二小學全員參與文化建設 合力締造完美校園
「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環境無空白,處處能說話。」鞏義二小本着「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校園文化建設理念,積極創造淨化、美化、理性化的人文環境,讓學校成為師生愉悅成長的樂園。近日,全體師生同心協力參與新一輪校園文化建設,合力締造出了完美的校園環境。
自學校召開新一輪校園文化的建設專題會議後,全體師生提高思想認識,凝聚集體智慧積極投入設計和準備,各學科教研組和各班主任在利用ppt課件展示自己的設計預案得到批准後,雷厲風行,投入行動。經過兩周的合力,全新的校園文化綻放了異樣的光彩。
徜徉二小校園,仿佛置身於一座文化的宮殿,處處洋溢着文化的氣息。雄偉壯觀的教學樓辦公樓、相互輝映的花壇長廊,讓人流連忘返。走進教學樓如同走進了知識的海洋,各個年級的大文化牆展示了風格各異主題豐富的文化圖景:一年級的繪本故事,二年級的「數學芳草地」、三年級的「我是杜甫故鄉人」、四年級的「在農曆的天空下」穿越四季詩詞之旅、五年級的「傳統文化潤童心」、六年級的「偉人精神伴我行」,讓人目不暇接,而這些都是師生們智慧里飛出的花朵,而非匠工代勞。辦公樓的每條走廊都張貼着老師們的勵志格言,或星月形,或太陽形,或樹果形,匠心獨具,彰顯出二小人追求美的文化情懷,更讓老師們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提升內涵[1]。
打造個性班級文化,用班級文化促進優良班風的形成,又是鞏義二小走出的一條別出心裁的路子。孫校長介紹說:「學校不干涉班級文化的創建,每個班級都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打造自己的班級文化。我們24個班,班班有文化,班班有個性。」走進五一班教室,「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這是我們全班同學討論後形成的班訓。」班主任王向輝老師介紹說。再看四一班周圍的牆壁,各種評比欄琳琅滿目,「讀書之星」「勞動之星」「紀律之星」「小書法家」等競爭激勵機制長效而有序,一張張笑意盈盈的照片透露着孩子們的進步與自豪。不僅教室內文化氣息濃厚,同時,教室外牆也會說話,學生的手抄報、寫繪作品、書法作品、繪畫作品等被裝裱在走廊牆壁上,課餘時間,許多學生會不約而同在文化牆前駐足誦讀,成為課間別致的風景線。勵志標語牌、人文知識牌,安裝在每個班級門口,每一處都透着濃濃的文化氣息,彰顯着人文關懷。走在校園的樓道上,就如同在享受一道精神大餐。
除了牆面文化外,此次文化建設還創新滲透了地面文化,日常的學生粉筆中字格在全校園星羅棋布,一年級的階梯口算地棋、四年級組的花朵形公式進率、品德組的交通標誌地圖……不一而足,豐富多彩,時時處處都會見到老師學生聚在一起學習的美好情景。
一幅圖畫,訴說着一個動人的故事,一段文字,演奏着一首美妙的樂曲,一處建築就是一面育人的旗幟。花園式的校園環境為師生創設了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一個優美的生活環境,一個勤奮的學習環境,它時時處處塑造着師生美的心靈,陶冶着師生高尚的情操。
二小的文化建設力求做到讓校園內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帶有濃厚的文化色彩,體現出文化意蘊;讓學校的人、事、物以及信息、環境,都無時不在對全體師生進行着娓娓動聽的說教;讓它們散發出的文化氣息,對全體師生進行着潛移默化的浸潤、薰陶;讓學校的每一件小事、每一個規章、每一項制度都成為和煦的陽光、知時的春雨,時刻灑照在每個師生身上,促進他們健康發展、茁壯成長。
將學校的優秀教育與文化傳統不斷發掘,作為凝聚『二小精神』的載體而融入學校文化建設中,是提升師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今後,學校要緊扣教育現代化的時代脈搏,進一步明確學校文化改革發展思路,完善校園文化建設。學校校長[2]孫金耀介紹說,山水涵陽,不言而教。環境吸引人,文化影響人,習慣造就人,鞏義二小的校園文化將不斷更新、不斷豐富。
視頻
鞏義市夾津口鎮第二小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全國高校文明校園創建有標準啦!特色指標可加分,如有負面清單即取消評選資格 ,搜狐,2017-07-08
- ↑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解讀(校長篇),江蘇教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