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巨野縣永豐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巨野縣永豐街道,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地處巨野縣城區南部,東與麒麟鎮接壤,東南與獨山鎮為鄰,南連大義鎮,西鄰田橋鎮,北接鳳凰街道。轄區總面積68.4平方千米,2011年,轄區總人口11.3萬人。1958年9月,設立城關公社。1983年4月29日,改為城關鎮。1985年10月24日,更名為巨野鎮。2001年2月6日,撤銷新城鄉、呂官屯鄉,其行政區域併入巨野鎮。2010年5月,撤巨野鎮,設立永豐街道。2020年6月,永豐街道下轄7個社區、50個行政村。2011年,永豐街道財政總收入9227.9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279.3萬元,比上年增長4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459.4萬元,增值稅5323.9萬元,企業所得稅3311萬元。[1]

中文名: 永豐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

地理位置: 巨野縣城區南部

面 積: 68.4 km²

下轄地區: 7個社區、5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麒麟大道北150米

電話區號: 0530

郵政區碼: 274900

車牌代碼: 魯R

人 口: 11.3萬人(2011年)

歷史沿革

春秋,屬魯地。西漢,屬巨野縣,築城為巨野縣駐地。五代後周為濟州駐地。

1958年9月,設立城關公社。

1983年4月29日,改為城關鎮。

1985年10月24日,更名為巨野鎮。

2001年2月6日,撤銷新城鄉、呂官屯鄉,其行政區域併入巨野鎮。

2010年5月,撤巨野鎮,設立永豐街道、風凰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永豐街道下轄南關、南觀楊、趙莊、前薛、英王莊、萬堂、大李莊、永豐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新城、二街、魏海、南朱莊、老王莊、曹廟、坡劉、楊莊、高樓張彭、姚樓、孫莊、周莊、東趙、左樓、五里墩、龐莊、孫大廟、朱莊、西三、國莊、西趙、前屯、西張莊、夏莊、老貫張、陳莊、東屯、四里村、油坊張、葛韓、馬莊、東花園、西花園、毛張莊、楊廟、白莊、十二里廟、馬樓、八里井、呂官屯、李樓、毛官屯、常堂、西朱莊、宗莊、後屯、陳屯48個村民委員會。2020年6月,永豐街道下轄7個社區、50個行政村:南關社區、二街社區、南觀楊社區、大李莊社區、楊廟村、老王莊村、五里墩村、朱莊村、前薛村、姚樓村、龐莊村、四里村村、呂官屯村、後趙官屯村、前趙官屯村、東趙官屯村、陳官屯村、葛韓村、國莊曹碾村、老貫張村、西三村、馬莊村、油坊張村、西朱莊村、新城村、南朱莊村、八里井村、陳莊村、西趙村、十二里廟村、宗莊村、東趙村、高樓村、孫大廟村、周莊村、李樓村、馬樓村、毛張莊村、毛官屯村、常堂村、楊堂村、靳莊村、吳莊村、大楊莊村、程莊村、佃戶屯村、吳堂村、閆董村、白夏村、花園村、龍港新村村、英王莊社區、趙莊社區、萬堂社區, 街道辦事處駐麒麟大道北150米。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永豐街道地處巨野縣城區南部,東與麒麟鎮接壤,東南與獨山鎮為鄰,南連大義鎮,西鄰田橋鎮,北接鳳凰街道。轄區總面積68.4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永豐街道轄區總人口11.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萬人,城鎮化率44.2%。另有流動人口2235人。總人口中,男性5.94萬人,占52.3%;女性5.36萬人,占47.5%;14歲以下18715人,占16.6%;15~64歲75028人,占66.4%;65歲以上19257人,占17.0%。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1.28萬人,占99.8%;回族226人,占0.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652人。

交通

2011年,已形成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方式,有254省道、327國道過境過境。

經濟

綜述

2011年,永豐街道財政總收入9227.9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279.3萬元,比上年增長4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459.4萬元,增值稅5323.9萬元,企業所得稅331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16.6元,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3億元,比上年增長26%;各項貸款餘額3.2億元,比上年增長19%。

農業

2011年,永豐街道有耕地面積12.7萬畝,人均1.3畝,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蔬菜為主,農業總產值達到3億元,比上年增長8%。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3.5萬噸,人均309.7千克,其中小麥2.4萬噸,玉米1.1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2萬頭,年末存欄3180頭;羊飼養量2.6萬隻,年末存欄2.1萬隻;家禽年飼養量45.1萬羽。

工業

2011年,永豐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家,生產總值20.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93億元,占生產總值的16%,以化工、紡紗、機械加工、塑料製品、建築材料為主。

商業

2011年末,永豐街道有企業31個,職工1693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2億元,比上年增長34.9%;城鄉集貿市場4個。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3處,各類文化專業戶138戶,各類圖書室10個,藏書20萬餘冊,美術、繪畫、書法、音樂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350人,學校體育場9個,85%的學校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在校師生人數的98%,有線電視用戶1.3萬戶,入戶率89%。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幼兒園52所,在園幼兒3313人,專任教師146人;小學20所,在校生7960人,專任教師51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067人,專任教師9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930萬元,比上年增長11%,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比例為40%,比上年提高了9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

2011年末,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站3個,一體化衛生室9個,個體門診部(所)22個,固定資產總值1030餘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62名,其中執業醫師24人,執業助理醫師63人,註冊護土107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3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戶,人數98人,支出16.5萬元,比上年增長2.9%,月人均140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40人次,共支出22.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86戶,人數2742人,支出250.07萬元、比上年增長16.3%,月人均76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7.5萬元。敬老院2家,床位17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50人。社區服務設施5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人,社區服務站6個。有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44萬元,救助困難群眾203人次。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2萬人,參保率98%。

視頻

巨野縣法院宣判首例涉黑案!主犯獲刑20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