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巨大擬濱蟹

來自 好看視頻 的圖片

中文名:巨大擬濱蟹

別 名:皇帝蟹、奇重偽背蟹、

澳洲皇帝蟹、澳洲巨蟹

拉丁學名:Pseudocarcinus gigas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軟甲綱

目:十足目

種:巨大擬濱蟹

分布區域:澳大利亞

西部及南部海域

日文名:タスマニアオオガニ

巨大擬濱蟹,タスマニアオオガニ,是人們常說的皇帝蟹,分布於澳大利亞西部及南部海域。 [1]

目錄

巨大擬濱蟹形態特徵

體重是現存蟹類中最重的,體寬41厘米,重超過13.5千克。 ;頭胸甲寬達46厘米。 體肥重;甲殼較為堅硬,呈紅白色,甲殼扇形;螯足粗壯,鉗指黑色。

巨大擬濱蟹產地環境

分布於澳大利亞西部及南部海域。 棲息深度:100至180米。

巨大擬濱蟹近種區分

巨大擬濱蟹也是通常所說的皇帝蟹,不能和帝王蟹混淆。

巨大擬濱蟹生活習性

巨大擬濱蟹是多種生物的掠食者,尤其是雙殼綱、多毛類及細小的甲殼類。它們主要是夜間活動的,但隨潮汐也會在日間活動。在加利福尼亞州,它們掠食當地的蛤蜊令其數量下降,並令入侵的蛤蜊(如寶石文蛤)增加。

它們也導致了美國東岸及加拿大砂海螂漁業的催毀,並令一些具重要商業價值的雙殼綱數量減少。它們也會吃魚類,但對美洲擬鰈的影響卻很少。它們會掠食幼少的牡蠣及首長黃道蟹等物種,或與之競爭資源,令當地的休閒垂釣也受到影響。

巨大擬濱蟹棲息環境

巨大擬濱蟹可以在海洋及河口環境生活,以泥、沙或岩石海床、水生植物及沼澤最為適合。它們可以抵受4-52‰的鹽度,並能在0-30C的溫度下生存。故此它們可以在河口的低鹽度環境生存。使用COI基因進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顯示在北海及比斯開灣的群落互有遺傳的不同,而冰島及法羅群島的群落則有更大的不同。由此可見普通濱蟹很難進入較深的水域。

普通濱蟹具有多種方式來將群落擴散,包括壓載水、船體、以海藻等物料包裝、泛舟、幼體隨海流遷徙等。在澳洲的普通濱蟹可以擴散很長的距離,可以是由人類活動所帶動。

巨大擬濱蟹價值

蟹殼可用以提煉工業原料甲殼素,也可提制葡糖胺。有些蟹類可作中藥用。蟹幼體或成體均可作餌料及飼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近年來研究發現,還有抗結核作用,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

參考來源

  1. 巨大擬濱蟹, 海洋生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