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工筆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工筆畫中國畫的一種,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表現形式。可以細分為工筆白描和工筆重彩兩大類,前者不用色,單以墨勾勒圖畫,後者用重彩顏料。*[1]

簡介

  • 中文名:工筆畫
  • 別 稱:細筆畫
  • 種 類:中國畫技法
  • 特 點:工整細緻

歷史

工筆畫是中國畫傳統畫法之一,其畫法比較工整嚴謹,以描繪被畫對象的準確形象為準則。相對於「寫意畫」(以描繪被畫對象的大意為原則)而言。工筆畫用筆工整細緻,敷色層層渲染,細節剛徹入微要用極細膩的筆觸描繪物象,故稱「工筆」。
中國工筆畫有着非常悠久的發展歷史,回顧它的源頭,可上溯到戰國的帛畫。唐宋的工筆畫創作繁盛,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高峰。但伴隨着文人畫的興起,工筆畫日漸式微,走入了千年的沉寂。雖代有才人,多以匠人而論。唐、五代和兩宋的工筆畫繁榮,誕生了難以逾越的藝術高峰,那些永垂丹青史冊的經典之作,為藝術家提供了奮進的標杆。如果不借古開今、精深研究,不認真承繼傳統藝術遺產與文化的精華,並有所創造和發展,現代工筆畫難免流於膚淺。二十世紀以來,工筆畫開始復甦,工筆畫真正迅猛的發展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中國畫從總體發展來看,是寫意的藝術。雖然工筆畫注重形似,但是並非西方自然主義的寫實。中國畫的造型觀念是意象造型,工筆畫作為中國畫的一種傳統畫法,雖然重形似,但也逃脫不了意象造型的觀念。但對於中國工筆畫來說"形"則具有更為獨立的意義。由於它固有的形式特徵,輕視了"形"的價值就失去了它的藝術語言的特色。但是,如果只重"形似"也必然走向自然主義的摹仿。中國藝術旨在表現人的主體精神,中國繪畫把這種主體精神稱之為"意"或"心",故有"寫意"、"寫心"、"寫情"諸說。從表面來看,中國工筆畫無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乃至一些山水畫的形象造型都是力求形似的。但這並不是對自然的描摹,而是綜合了主觀與客觀的意象。
工筆畫是長於抒情的。往往藉助聯想與想象構築充滿感我錯了彩的詩境。追求畫外情、畫外意。所以詩意性的內涵成為工筆畫的內在意蘊。細膩幽雅的抒情特質,充滿着詩意情趣,洋溢着對於自然生命和生活的深情。工筆畫由於對細節的關注,在追求"似"與"真"的前提下,要求以可視可感的藝術語言表現對象的生命特質,創造出情景交融、意興充實的詩意。*[2]

特點

工筆畫的特點

工筆畫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建立了一套嚴整的技法體系,從而形成這一畫體的獨特風格面貌,其特點歸納如下:

  • 以線造型是中國畫技法的特點,也是工筆畫的基礎和骨幹。工筆畫對線的要求是工整、細膩、嚴謹.一般用中鋒筆較多。
  • 以固有色為主,一般設色艷麗、沉着、明快、高雅,有統一的色調,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色彩審美意趣。

具體分析

美學意境

  1. 有氣韻則有生動:「氣韻生動」是指繪畫的內在神氣和韻味,達到一種鮮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狀態,可以說「氣韻生動」是「六法」的靈魂。以生動的「氣韻」來表現人物內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現物態的內涵和神韻,一直是中國畫創作、批評和鑑賞所遵循的總圭臬。「氣韻生動」是個完整的提法,體現了創作最高的審美要求而一直被沿用至今。
  2. 因心而造境: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因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境業,虛而為實,是在筆墨有無間。「因心而造境」是中國畫獨特的藝術特徵之一。他指的是畫面意境而不是自然的、真實的生活圖景,是作畫者按自己的理想所虛擬出來的虛幻飄渺的藝術境界,這個圖景是現實生活中所沒有或少有的,是作畫者「心造」之境。
  3. 無畫處皆成妙境:這是中國畫處理意境的一個重要手段,它是通過大面積的空白來襯托畫面主體,使主體更為突出,後面的空白處,給人以豐富的想象餘地,使人回味無窮。大部分的空白可以使我們想象許多意境,畫中雖未畫出,但我們可以發揮我們的想象,思緒任意馳騁。
  4. 以詩入畫與畫中有詩:「畫中有詩」不是僅僅指畫面上的題詩,還指畫中隱含着的詩意,補畫筆所未到,啟動畫者之聯想,使詩意與畫意相得益彰。詩情畫意,交相輝映,情景相生,得意於畫外。

線的特點

  1. 書法用筆:中國工筆畫的用筆與書法同法,也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起筆與收筆是勾線過程中的兩個關鍵部分,起筆收筆的質量直接影響線條本身的質量及行筆的過程。起筆、收筆是否到位,關係到線條的力度、彈性。看作畫者的基本功是否紮實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用筆是否到位,及起筆、收筆的虛實關係和它的方向性。
  2. 以線造型:線是中國工筆畫最基本的表現語言。客觀世界中並沒有單純的線,線是人主觀提煉出來的。以線造型,可以說是人類對物象的本能提煉,是中西方共同的表現手段,從中國原始社會岩畫中的形象與西方原始壁畫中的形象中可以看到,都是用線來表現的。中國工筆畫除了以線造型之外,還可以通過各種變化(用筆力度的輕、重、提、按、運筆速度的快、慢、頓、挫,運筆方向的反、正、轉、折,行筆方法的中鋒、側鋒、逆鋒、散鋒、勾、擦等)表現出對象的質感、量感、空間感、動態感,從而使線本身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中國毛筆的特殊性能,也為用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形式特點

  1. 誇張變形:中國工筆畫與自然物象在造型和色彩上都有一定的差距為了能很好的地表現對象的神情,把對象獨具特色的特徵擴大,裝張的有些是形,有些是色彩,有些是意境。但誇張是符合「常理」的基礎之上的誇張。
  2. 概括提煉:中國工筆畫的觀察方法,是感性的觀察方法,不強調光線,甚至可以擺脫明暗、光線、時間、環境等具體條件的局限,從而可以發揮最大的主觀能動性,對對象進行大膽地概括提煉,有時候為了畫面的需要,改變其生活中的自然形態,使生活的真實上升為藝術的真實、甚至為了抓住對象的結構或神情,概括地用一根變化的線條就表現相互來了。往往以最少的筆墨表現最豐富的內容。
  3. 對比強烈:中國工筆畫運用了墨這種特殊的材料在白紙上作畫,黑白對比強烈,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4. 裝飾性強:裝飾性強是中國工筆畫的明顯特徵。這種裝飾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之上、生活的基礎之上的,具有藝術性,是高於生活的。畫面在處理的時候,不像西洋畫那樣注重光感,注重立體感,不太考慮空間的透視關係,採用的是散點透視,對物象進行高度概括、簡化、提煉,並用單純的色彩來表現對象,使畫面具有平面裝飾的趣味。

色彩特點

  1. 主觀色彩:中國工筆畫的色彩運用有着獨特的規律與方法,有別於西方繪畫的色彩規律,工筆畫的色彩運用是主觀的、感性的。中國工筆畫的設色排除了自然光源的約束,一般強調的是物象的固有色,根據主題需要甚至還可以改變物象的固有色彩,用另外一種顏色來代替。它雖然不寫實,不符合客觀現象的規律,卻在設色中抒發了情思、意境。
  2. 感情色彩:中國工筆畫的用色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當然,色彩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感情因素,如紅色代表熱烈、喜慶;藍色代表安靜、清幽;黃色代表富貴等等。那麼,在中國工筆畫中為了表達某種思想感情,把物象的固有顏色改變,以適應感情的需要,借色抒情,以意賦色,使麗面產生韻律、均衡、舒適、和諧的美感。
  3. 單純簡潔:在中國工筆畫着色的方法中,將顏色大面積平鋪在畫面上的平塗法用得較多這種方法可使畫面效果直接而強烈,一目了然。畫中顏色用得不是太多,但整個感覺高雅而莊重。
  4. 雄渾厚重:傳統工筆重彩畫中,用色較純淨,多是用各色相的純色,較少用複色,使畫面顯出艷麗富貴的效果。

造型特點

  1. 以形寫神:東晉·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云:「人有長短、今既定遠近以矚其對,則不可改易闊促,錯置高下也。凡生人亡(無)有手揖眼視而前亡所對者,以形寫神而空其實對,荃生之用乖,傳神之失矣。空其實對則大失,對而不正則小失,不可不不察也。一象之明昧,不若悟對之通神也。」顧氏「以形寫神」這一著名論點,指名畫家在反映客觀現實時,不僅應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還應追求內在的精神本質的酷似。他認為神應以形為依據,如果僅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繪畫對象的特有神氣,都不算成功。對於人物的描繪,他十分注意刻劃人物的內心活動與表情動態的一致性與複雜性。相傳他畫人物,有時數年不點晴,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因為「征神見貌,情於目」。
  2. 傳統中國工筆畫的造型具有階級性:中國工筆畫作為中國具有民族特性的繪畫,每一個時期都帶有時代的烙印。傳統工筆人物畫的造型,畫中的人物大小,遵從「主大於仆,君大於臣」的觀念。人物大小有明顯的區別。
  3. 中國工筆畫的造型帶有主觀意願:中國工筆畫造型帶有主觀的意願,主要體現在工筆人物畫中,在唐代以前,畫家為了形象的肖似,盡力在追求形的準確性。當形似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畫家又在追求另外一種風格。*[3]

技巧

「工筆」是與「寫意」相對應的概念,簡單來講,工筆畫就是運用工整、細緻、縝密的技法來描繪對象。它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工筆白描、沒骨工筆、工筆重彩和工筆淡彩。從表現內容上又可分為山水、花鳥、人物。

工筆白描

工筆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線條來描繪對象,不塗顏色。白描本來大抵是用來打草稿的,宋代畫家李公麟把它發展成獨立的畫種。他的白描如行雲流水,變化無窮,有很強的表現力。工筆白描是中國畫中完全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的畫法。有單勾和復勾兩種。因取捨力求單純,對虛實、疏密關係刻意對比,故而白描有樸素簡潔、概括明確的特點。中國古代有許多白描大師,如顧愷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見於人物畫和花鳥畫。

單勾

以線一次勾成為單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據不同對象用濃淡兩種墨勾成。

復勾

復勾則僅以淡墨勾成,再根據情況復勾部分或全部。其線並非依原路刻板復迭一次,其目的是為加強質感和濃淡變化,使物象更具神采。復勾線必須流暢自然,否則易呆板。物象之形、神、光、色、體積、質感等均以線條表現,難度很大。

沒骨工筆

沒骨(法)畫是中國畫傳統花卉(花鳥)畫的一種畫法。直接用顏色或墨色繪成花葉,而沒有「筆骨」一一即用墨線勾勒的輪廓。工筆畫以線為骨幹,一般工筆畫都是先勾墨線然後染色;之所以稱「沒骨」就是不勾墨線,直接用顏色或墨渲染。有時畫面仍然有「線」的感覺,這種「線」是渲染出來的效果或是「空」出來的效果,不是勾出來的。

工筆重彩

工筆重彩是工筆花鳥畫中配彩法的一種。重彩是指用不透明的石色為主進行着染的方法。重彩法渲染層次要多,使畫面有鮮明、厚重、沉穩的效果。特點是富麗堂皇、華美典雅。重彩勾勒勾染的方法,因用色比較厚重,所以色感較富麗,帶有裝飾性,稱為「重彩」。重彩渲染要做到薄中見厚,厚中生津,染不露痕,深淺自然。切忌髒、花、斑、枯、火、膩等。這些毛病多出於順序不對,用筆不輕順,用色過厚或厚薄不勻。清代王石谷自謂「學習青綠三十年,方得青綠之法」,這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其經驗說明了渲染設色並非易事。

工筆淡彩

工筆淡彩是工筆花鳥畫中配彩法的一種。用透明水色進行着染,即先用墨彩的方法把對象畫到八九分,然後用淡薄的色彩稍作渲染。淡彩要做到色不礙墨、墨不離色,既能融合一體,又能顯示墨的韻味,才能產生一種淡雅、樸素的效果。它的基本特徵是色調秀麗淡雅、清新明朗,比較強調線條本身的藝術魅力,給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藝術之感。*[4]

視頻

教程

作品欣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