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工礦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工礦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工礦區指的是工商業比較發達,人口比較集中,符合國務院規定的建制鎮標準,但尚未設立鎮建制的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開徵房產稅的工礦區,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其地域範圍較大,各工業點分布較分散,企業間的距離較遠。

按採掘業職工占工礦業職工的不同比例,可劃分為三種基本職能類型:①採掘業職工占工礦業職工的70%以上的採掘業工礦區。採掘業占極重要地位,加工工業十分薄弱,主要是新開發的礦區、邊遠礦區和地形複雜的礦區;②採掘—加工型工礦區,採掘業職工占工礦業職工50%-70%,礦區以採掘業為主,加工工業區占一定比重;③加工—採掘型工礦區,採掘業職工在50%以下,加工工業由次要上升到主要地位,一般在加工工業發展條件較好的老煤礦區及某些建有冶金工業的金屬礦區。

按其部門結構特點分為2類:①以採掘工業為主體的工礦區。隨着生產發展需要,相繼建設了礦石的洗選、部分原材料的初級加工,為採掘工業服務的礦山機械修造業,以及滿足工礦區生產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基礎設施和自給性部門(如食品、輕工等);②採掘工業仍占重要地位,但加工工業也較發達的工礦區。通常在採礦工業的基礎上綜合發展而成,即通過原、燃料的深加工,並聯合與它在生產、工業和經濟上有緊密聯繫的企業和部門組成,如鐵礦石開採—鋼鐵冶煉—焦化—建材等;也有的通過建設為採礦業服務的礦山機械、動力機械和重型機械製造業發展而成。這類工礦區一般工業門類較多,生產規模較大,如中國的鞍山、唐山和黃石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