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崇禎為什麼放棄南逃?

崇禎皇帝

來自網絡的圖片

崇禎為什麼放棄南逃?「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今人對明朝皇帝的民族氣節的高度評價:有明一朝:「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無論是土木堡之變後的明代宗「北京保衛戰,」還是崇禎帝陷入內憂外患也不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都彰顯出明朝皇帝寧死不妥協。讀中國古代歷史,了解更多歷史真相——[1]

但是逃生是動物的本性,人也自然如此。在宣大(宣府、大同,明代軍事重鎮)失守,李自成直逼京師,明廷已經油盡燈枯之時,崇禎若選擇逃往南京完全是明智之舉。從操作性上看,朱棣「靖難」後定都北京,將南京設為陪都,留下一整套行政班子,南方的行政系統可以馬上運轉起來;從現實狀況出發,北方兵連禍結,早已哀鴻遍野,糜爛不堪,而南方未經戰亂,兵甲充足;在合法性上,崇禎作為皇家一脈相傳的正統皇帝,到了南京仍然具有無可置疑的統治地位,況且南京又有長江天險做為屏幛,即使不能做到光復中原,但至少也可偏安一隅。那麼在如此多的優勢條件下,崇禎為何還是不跑?

其實,崇禎未必不想南遷,但由於他個人品性剛愎自用,刻薄寡恩而不得人心,最終導致城破身死的慘劇發生。明史有云:「傳庭死,明朝亡,」從孫傳庭在被迫出潼關戰死到北京城破,足足有5個月時間,逃往南京完全不成問題,故崇禎所期望的,是由群臣紛紛力主這一方案,然後他勉為其難地垂淚同意,然後不情願地被群臣裹挾南逃。

但血淋淋的例子擺在群臣面前,當年清騎繞過山海關奔襲北京,袁崇煥全速撤回北京,血戰清軍解了國難,如此再造之功非但無賞,反被下獄凌遲處死。再如對崇禎在私下與滿清偷偷議和,事情敗露後,為推卸責任冤殺了兵部尚書陳新甲,凡此種種,這些巨大刺激使群臣都寧左勿右,寧可說冠冕堂皇的豪言壯語,也決不背妥協退讓的罵名。

即使在北京城即將陷落的時候,崇禎也曾有補救的機會。李自成兵臨城下,提出條件:「敕命封王,並犒軍銀百萬,退守河南。受封后,願為朝廷內遏群賊,外製遼瀋,但不奉召入覲」。對於無計可施的崇禎,這樣的城下之盟已經算優厚了,此時,假若出現楊國忠,蔡京那樣奸臣出現,給崇禎一個台階下,接受和談,也不至於亡國。

明史》評價崇禎:「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可見是急躁多疑,苛刻寡恩的性格缺陷使他錯失一次次的補救良機。崇禎與臣子的關係或可說是歷史上最為尷尬詭異的時期,雙方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17年執政期間,竟然換了14個兵部尚書和52任內閣大學士,最終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

崇禎自縊前曾痛斥群臣:「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他有中興之志,並且節儉勤勉,着實不像歷史上「亡國之君」那般頹廢,但始終沒有想明白:當把忠臣能臣趕盡殺絕之後,不就只剩下亡國之臣了嗎?所以說,不是沒人懂崇禎,而是他和群臣離心離德,沒人願懂,也沒人敢懂呀![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