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峨眉黑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峨眉黑雞

峨眉黑雞
原圖鏈接

峨眉黑雞為清代納貢珍品,主產於峨眉、樂山、峨邊三縣沿大渡河山區。產區海拔較高,氣候高寒,天然牧地廣闊。又因產區交通不便,自然隔離,外地雞種難以引進,保障了其族群血統的純正。久而久之,形成了這個數量較大、外貌特徵一致、遺傳性較穩定的優良地方品種。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峨眉黑雞、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鳥綱、 目: 雞形目、 科: 雉科、 屬: 原雞屬、 種: 地方品種。

外形特徵

峨眉黑雞養殖基地
原圖鏈接

體形外貌   峨眉黑雞體型較大,體態渾圓,全身羽毛黑色、着生緊密且有墨綠色光澤。喙呈黑色。單冠居多,少數為豆冠,呈紅色或紫色。極少數有鬍鬚。肉髯、耳葉呈紅色或紫色。虹彩多呈橘紅色,少數呈栗色。皮膚為白色。脛呈黑色,少數個體有脛羽。公雞胸部突出,背部平直,頭昂尾翹,鐮羽發達。母雞中少數個體有鳳頭。雛雞絨毛呈黑色。[1]

產地和分布

峨眉黑雞是四川盆地周圍山區數量較多的黑雞的優秀類型,系地方良種之一。主產於峨眉、樂山、峨邊三縣沿大渡河山區。分布於四川盆地周圍山區。據1980年在中心產區峨眉的龍池、樂山的沙灣、峨邊的毛坪調查,共有峨眉黑雞1萬6千餘只,占當地養雞總數的10.93% 。

自然生態條件

峨眉黑雞寶貝
原圖鏈接

峨眉山市位於北緯29o15'~29o43'、東經103o10』~103o36』,地處川西平原與大小涼山的過渡地帶,地貌類型多樣,以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平均海拔1800m。年平均氣溫17.2℃,最高氣溫38.3℃,最低氣溫-4.4℃;無霜期311天。年降水量1579mm,年平均日照時數1100h。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溫潤氣候。農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薯水稻及豆類等。

品種形成

峨眉黑雞的中心產區山巒重疊,逶迤千里,海拔為1800m左右。大渡河蜿蜒其間,土質瘠薄,多為黃土。年平均氣溫為l7℃左右(最低為一4℃,最高為38.3℃),高山區積雪15-20d,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0%,年平均降水量為1579.4mm,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50%年平均日照時數為952.1h,無霜期為311d。主要農作物,大春以玉米、甘薯為主,豆類、水稻次之;小春以馬鈴薯為主,小麥、油菜次之。 峨眉黑雞形成的歷史,無從稽考。據傳清代該雞為納貢珍品。產區海拔較高,氣候高寒,天然牧地廣闊,飼料來源豐富,有利於雞群放牧,促進雞群生長發育,加上群眾喜歡選留在山區容易避免天空敵害的大型黑色雞種;又因產區交通不便,自然隔離,特別是高山地區,外界種雞不易引入,在長期的這樣的生態條件下,形成了一個數量較大、外貌特徵基本一致、遺傳性較穩定的地方雞種 。[2]

生產性能

產肉性能

據從產地引種蛋到成都測得的生長發育資料,初生雛公母平均重為38.4g。 6月齡公雞半淨膛屠宰率 74.62%;胸腿肌占全淨膛重 34.78% 。 6月齡母雞74.54%;胸腿肌占全淨膛重36.85%。 成年公雞半淨膛屠宰率80.25%;胸腿肌占全淨膛重41.30%。 成年母雞半淨膛屠宰率70.96%;胸腿肌占全淨膛重39.20%。

產蛋性能

峨眉黑雞就巢性不強,據產區調查,農民一般將就巢母雞的腳拴着,罩於陰涼處3-6d即可醒巢,7-10d即可恢復產蛋。每窩蛋為15個左右,年平均產蛋量為120個左右。蛋重平均為53.84g蛋殼褐色或淺褐色。蛋形指數為1.34。蛋的組成,蛋白占57.20%,蛋黃占31.4%,蛋殼占11.39%。說明蛋殼重比例較高。

繁殖性能

公母配種比例為1:8-12。產區普遍採用母雞天然孵化,每窩孵蛋為12-14個,從產區引種到成都電孵,種蛋受精率為89.62%,受精蛋的孵化率為82.11%。人工育雛,30日齡育雛率為93.42%。峨眉黑雞的自然孵化集中在每年春季進行,群眾無秋孵的習慣,每窩放蛋12-14枚,公、母性比為1:8-12,受精率、孵化率較高。據峨眉縣畜牧站測定,自然孵化155枚蛋的受精率為100%,受精蛋孵化率95.48%。引進種蛋電孵的受精率為89.6%,受精蛋孵化率為82.1%,人工育雛30日齡成活率為93.4%。[3]

評價和展望

峨眉黑雞經1974年和1980年兩次在產區調查和引種觀察證實,該雞體格較大,外貌特徵一致,就巢性較弱,產肉性能較好,蛋殼較重遺傳性較穩定是一個分布於四川盆地周圍山區有代表性的肉蛋兼用型的優良地方品種。 峨眉黑雞於1980年起數量有下降趨勢,為此建議擴大峨眉縣種雞場規模,不僅應作好保種工作而且應加以選育,提高其生產性能,使其進一步成為我國優良的肉蛋兼用型品種。

相關視頻

峨眉黑雞黑羽白皮

峨眉山世海黑雞養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