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北島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島》是詩人北島寫得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1
你在霧海中航行
沒有帆
你在月夜下漂泊
沒有錨
路從這裡消失
夜從這裡消失
2
沒有標誌
沒有清晰的界限
只有浪花祝禱的峭崖
留下歲月那沉悶的痕跡
和一點點威嚴的紀念
孩子們走向沙灘
月光下,遠處的鯨魚
正升起高高的噴泉
3
鷗群醒了
翅膀接連着翅膀
叫聲那麼悽厲
震顫着每片合歡樹葉
和孩子們的心
在這小小的世界裡
難道喚醒的只是痛苦
4
地平線傾斜了
搖晃着,翻轉過來
一隻海鷗墜落而下
熱血燙卷了碩大的蒲葉
那無所不在的夜色
遮掩了槍聲
--這是禁地
這是自由的結局
沙地上插着一支羽毛的筆
帶着微濕的氣息
它屬於顫抖的船舷和季節風
屬於岸,屬於雨的斜線
昨天或明天的太陽
如今卻在這裡
寫下死亡所公證的秘密
5
每個浪頭上
浮着一根閃光的羽毛
孩子們堆起小小的沙丘
海水圍攏過來
象花園,冷清地搖動
月光的輓聯鋪向天邊
6
啊,棕櫚
是你的沉默
舉起叛逆的劍
又一次
風托起頭髮
象托起旗幟迎風招展
最後的疆界
永遠在孩子們的心裡
7
夜,迎風而立
為浩劫
為潛伏的兇手
鋪下柔軟的地毯
擺好一排排貝殼的杯盞
8
有了無罪的天空就夠了
有了天空就夠了
聽吧,琴
在召喚失去的聲音
作者簡介
趙振開(1949年8月2日-),筆名北島(「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出生於北京,中國當代詩人,朦朧詩代表人物,是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1]
北島的主要作品有《北島詩歌集》《太陽城札記》《失敗之書》《波動》等。曾先後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瑞典筆會文學獎、美國西部筆會中心自由寫作獎、古根海姆獎等。並被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為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2]
北島的創作主要分類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出國前的詩歌創作,這一時期北島的詩歌內容繼承了中華民族文化傳統里家族式的、以暴制暴的、「反抗絕望」的方式,表明了北島們與他們的父輩們同屬一個精神譜系。那個時候北島的詩歌模式單一。劉小楓將北島這一代人劃為 「四五一代」,並說:「四五」一代從真誠地相信走向真誠的不信,為拒斥意義話語的物件性失誤提供了條件,也給出了新的危險。[3]
第二階段是出國後的詩歌創作,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北島長期在異域漂泊。客觀的距離使他同母語的關係改變了,變得更密切了,更實在了。他說:對於一個在他鄉用漢語寫作的人來說,母語是惟一的現實。1987年北島發表了組詩《白日夢》,是對一代人成長歷史的民族寓言和文化想象。它是北島在流亡前後再一次清理自己的「抽屜」。這一階段,在外漂泊的北島在他的詩里大量使用「祖國」、「故鄉」、「鄉音」、「母語」、「懷鄉」、「鄉愁」等詞。足見,它們已成為流亡者北島在異域他鄉的抵禦之盾、精神城堡和皈依之所。這一時期,北島的詩是一道道外冷內熱的「冷風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