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歲月包漿里的沉厚與輕盈(楊秀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歲月包漿里的沉厚與輕盈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歲月包漿里的沉厚與輕盈》中國當代作家楊秀廷的散文。

作品欣賞

歲月包漿里的沉厚與輕盈

走進時光斑駁的隆里古城,仿佛一腳跨入六百年時空隧道。那首吟唱隆里古城風雨滄桑的歌謠,又在青陽門鼓樓風鈴的伴奏下縈繞耳畔:

青陽門上的老鈴鐺,

風一來就歌唱,

唱楊花落盡的江南和起霧的山崗。

它聽過馬蹄破城牆,

見過烽煙染夜郎……

誕生於明王朝「調北征南」「屯田戍邊」金戈鐵馬激流中的隆里古城,大氣雄沉的底色里,也流淌着靈動的氣韻。

即便是平常日子,地處黔湘桂交界地區的這座邊邑古城也盛滿了故事。古典意蘊與新生力量,在隆里古城蓬勃、抑揚、激盪,一如龍標書院守望歲歲年年琅琅書聲的荷塘,一如流連於古城街巷中南來北往遊客的驚嘆。

漢戲,是隆里古城的一徑文化血脈,那些折子戲,一折一折的,從征戰、結義到歌頌忠烈,豪放中透出婉約的音韻。

「花臉龍」是隆里古城別具風骨的一道風景,舞龍者皆畫「花臉」,旦、末、淨、丑咸集,每條龍的舞者因位置不同而臉譜不一,一條舞動的「花臉龍」即如一出京劇。

彩妝的「迎故事」,妝扮巡遊的「天女散花」「西天取經」「觀音送子」,把隆里古城從古裝的傳說中托舉而出。

隆里古城就是以這樣的情懷,放下腰身,輕卷珠簾,透出些許醺醉,又泛出幾分欣悅。

走進隆里,看見看得到的風景,走近看不見的靈魂。

10多年前在隆里看的那場漢戲,鑼鼓唱腔還縈繞在眼前。戲在隆里古城生態博物館資料信息中心的天井上演,場子與上演的劇情很是相宜。天井擺放有紋飾雅致的石桌、石凳和袞龍浮雕的「太平缸」,水缸旁的牆上掛着一塊木牌,上面鐫刻有一句話:「講述隆里人自己的故事」。天井前面,兩邊為隆里古城傳統民居「縮微街區」與生產生活用具展示區,中間擺放着古城居民平日裡用來表演的5條彩龍,天井後面大廳則展陳着清代中期隆里古城風貌沙盤。氣場飽滿,古意氤氳。

那戲班的「面相」和戲也是別樣的出彩。74歲的臉譜畫師江化遠是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操弄京胡的胡炳坤是位老村干,司鼓胡炳勝為退休教師,掌鑼者是88歲的美髯翁王世新。上好妝的老戲人,在觀眾的簇擁中,有板有眼地忙碌起來。隨着一聲銅鑼響起,《三氣周瑜》的3個角子相繼登場。小生周瑜由73歲的老戲人姚文星飾演,他身披盔甲,手執紙扇,英氣逼人。張飛的飾演者是50多歲的李連培,身材魁梧,一副黑臉扮相,一聲「末將張飛來也」一下把全場鎮住。而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則由63歲的胡炳蘭擔綱,她是古城漢戲班子中年紀最長的旦角。演出時,鑼和鼓表現得很興奮,在伴奏樂音中,京胡的峭拔和綿長成了主角。最急切的卻是童林祥執掌的銅缽了,那種聲調,起初是嘈嘈切切,忽而似洪流翻卷,濤聲震天……人物、劇情、環境相互映襯、激揚,在時空穿越中,把觀眾帶進了刀光劍影的歷史深處。

漢戲與「花臉龍」「迎故事」為隆里古城「三大文化瑰寶」,隆里漢戲類似於京劇,表演時鑼鼓助興,京胡伴奏,生旦淨丑俱全,唱詞優美,唱腔圓潤,清代從湖南傳入,至今已近300年。有清一代,隆里「金大誥戲班」「江天秩戲班」名冠黎平府,演出劇目有《羅成戰山》《夜戰馬超》《劉備過江》《薛仁貴征東》《岳飛傳》《白蛇傳》《鍘美案》《梁祝》等10餘出。

歲月流走,那些殘破的戲服已經被新的戲裝取代,不變的是隆里人代代傳承的激情鼓點。一個族群,在明王朝「調北征南」的烽煙里,由北而南,從東往西,如漂萍,似蒼撲,在異鄉紮下了根,600年後,這些屯軍的後裔,用抑揚的唱腔和彩繪的臉譜,追憶鐵馬金戈,回望千里鄉關。

元宵節的隆里古城,「花臉」如雲,絕色,驚艷。激越的鑼鼓依然如600年過往時空一樣,引領隆里人又一年的舞龍狂歡熱潮。

「花臉龍」由軍儺戲演變而來,又融入了祈福迎祥的傳統習俗,取材於宋朝初期「藍季子會大哥趙匡胤」的故事,隆里先民將漢戲《藍季子會大哥》和舞龍結合在一起,以舞龍形式來表現古老的傳說。是一種舞龍與戲曲相結合的傳統民間活動,明代洪武年間屯軍帶入隆里,600年古風愈久愈濃。舞龍者臉譜和扮相誇張,每條龍都是龍尾居首,由執掌龍尾的丑角「藍季子」帶動整條龍進退,這在全國的舞龍活動中,是獨一無二的。

鑼鼓一響,古城東、南、西、北各門的龍隊,從古城千戶所門前來到西門外龍溪河畔狀元祠,在這裡「出龍」。儀式結束,爆竹驚空,金鼓齊鳴,各路「花臉龍」會聚城中廣場。舞龍者便展示各種絕活,「串花龍」「滾地龍」「二龍搶寶」「雙龍戲珠」「黃龍吐絲」「金龍抱柱」「青龍翻身」「天龍穿霧」「黃龍出海」「大盤龍」「小盤龍」等一一亮相,花樣迭出,勢若翻江倒海,場面恢弘壯觀,令人目不暇接。隆里人以前所未有的色彩和想象,繪就了「花臉如雲」的壯觀景象。

人潮融入了狂歡中。執龍尾的「藍季子」搖着蒲扇,搖頭晃腦,一邊拽着整條龍倒着往前奔,一邊把手中的糍粑往觀眾的臉上塗抹。人們既想親近「藍季子」,以求得「賜福」的喜悅,又擔心「藍季子」那已有幾分醉態的狂放舉止會使自己難堪。看到「藍季子」奔過來,人群像潮水一樣迅速向後退去,而當「藍季子」轉身而去時,觀眾又像潮水一樣朝「藍季子」涌過來。這一追一退,引得觀眾笑聲不斷,整座古城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在漢戲高腔和花臉龍激情狂歡背景里,一個俊俏的「仙子」在眾人的仰視中,凌空而來,水袖飄拂,美艷驚人。「迎故事」一出場,古城街巷間就會激盪起觀眾一波又一波的歡呼。

隆里「迎故事」也叫「迎春」,也是演戲,劇情、人物、衣着等與演戲一樣,不同的是演出的舞台是活動的。「迎故事」的舞台「故事架」分上下兩層,下層木架3米見方,底部以石塊堆壓,使「故事架」在行進中能保持平衡穩定。上層為一根「S」形粗如手腕的堅硬雜木樹立中間,高約5米。劇中人物彩妝立於舞台上,他們所穿的衣服,按照所飾演的人物朝代、身份來訂製,以綾羅綢緞製成,色彩艷麗。下層一般3至6人,上層僅1人,為主角,由長相俊美的男孩或女孩扮演。主角立於杆上頂端,「扎故事」的人用布匹將主角身子纏穩。

「迎故事」演出的劇目有《仙姬送子》《觀音灑淨》《天女散花》《桃園結義》《唐僧取經》《八仙獻壽》等,意在驅邪迎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把祝福帶給各家各戶。每日游演之前,先向各家各戶「下帖子」。游演時,眾人敲鑼打鼓,16名壯漢抬着舞台在街巷間移動,舞台上的人物凌空遊走於古城上空,美輪美奐,所到之處鑼鼓喧天,喜慶熱鬧。至迎接「故事」的人家門前,將舞台放下,主人燃燭燒香放鞭炮,供奉米花、麻葉、糖果等茶點,接受祝福。

隆里「迎故事」糅合戲劇、雜技和裝飾藝術,以鑼、缽、鼓助興,形成聲、色、藝組合表演的流動立體舞台,演繹一個個美麗的故事,是「活動的舞台、凝固的戲劇」。每一次「迎故事」,隆里人都會舞動「花臉龍」,唱響漢戲來「迎會」與慶賀。一個「迎」字,道出了人們對傳統文化心懷景仰的虔敬心態。每一個來到隆里觀看「迎故事」的人,不管身居高位還是一介布衣,都須首先這樣引頸仰望,那樣的時刻,是隆里古城最美的時光。

時光積澱沉厚的包漿,也羽化靈性與輕盈,文化傳承葆育隆里的靈魂,隆里族群就是用這樣的方式,追趕記憶,培護根脈,且歌且行,六百年一路燦爛…… [1]

作者簡介

楊秀廷,貴州省錦屏縣委政研室原主任,貴州省作協會員,202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第二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學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