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路見梅感而有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來自網絡的圖片

《山路見梅感而有作》是錢起創作的一首詩。清代紀昀有評價說:"特有情韻。"這首詩版本不同,有的作"蜂",有的作"峰"。讀者各有獨鍾。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創作年代; 唐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作者; 錢起

作品原文; 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錢起

莫言山路僻,還被好風催。

行客淒涼過,村籬冷落開。

晚溪寒水照,晴日數蜂來。

重憶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作品賞析

寫山梅於僻冷處開放,而自有風日送暖,數蜂關照,猶未盡沉寂也。為山梅傳神寫照,亦藉以抒發感慨也。唐人詠物以興,興則神妙;宋人詠物以比,比故板滯。故紀昀評曰:"唐人梅詩不似宋人作意。此首特有情韻。五、六最佳。"

若按"特有情韻"而言,我以為"蜂"字為好。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梅花生長在山路上,還有大風摧殘着,在山村的籬笆旁稀疏地開着,受到主人的冷落,連行人經過都感到淒涼。可是,晴天裡,傍晚天氣漸寒,清水照着梅花的影子,優美動人,淡淡的幽香吸引着蜜蜂飛舞,還是體現出了梅花美好的品性和氣質。面對此景,何嘗不想到人生?於是回憶起江南的生活,自身的經歷,為什麼不喝一杯呢?這首詩是通過山梅在較惡劣環境中生長,猶能保持自身的優良品質,而抒發了內心蓄積已久的心志和感情。山路上的梅花實際就是詩人自己的形象。

詩中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突出了梅花的形象。詩的中心是五六兩句"晚溪寒水照,晴日數蜂來",是比較直接寫梅花的,而前四句"莫言山路僻,還被好風催.行客淒涼過,村籬冷落開"寫梅花生長環境的惡劣。則起着襯托的作用,以惡劣環境反襯梅花品格的高潔。同時,就是五六句自身還有正襯的意思,用清涼的水和飛舞的蜂來襯托梅花的美好和幽香。

這首詩主要是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詩詞文賦,凡是寫物寫景,其實際都是在寫人。"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詩人讚揚梅花惡劣環境中能保持高尚的品格,未嘗不是對自己人生品格的肯定與自我褒獎,表達自己的一種心志,聊以自慰。這應該正是題目所說的"感而有作"。

綜上所述,錢起這首《山路見梅感而有作》就是運用了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描繪了山路梅花的形象表達了自己的心志,抒發了內心的情感。

摺疊編輯本段詩歌作者 錢起(722-780?),字仲文,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天寶十年賜進士第一人,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翰林學士,與韓翃、李端、盧綸等號稱大曆十才子。又與郎士元齊名,人為之語曰:"前有沈宋,後有錢郎。"題材多偏重於描寫景物和投贈應酬。音律和諧,時有佳句。

錢起當時詩名很盛,其詩多為贈別應酬,流連光景、粉飾太平之作,與社會現實相距較遠。然其詩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風格清空閒雅、流麗纖秀,尤長於寫景,為大曆詩風的傑出代表。

代表作

送僧歸日本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觀,魚龍聽梵聲。

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銜魚翠鳥

有意蓮葉間,瞥然下高樹。

擘破得全魚,一點翠光去。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

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閒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淒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