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西省吉縣錦屏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西省吉縣錦屏山位於臨汾市吉縣城南邊約0.5公里處,此山林木叢郁,春夏花開馥香,秋季山果點點,冬日松柏挺拔,宛若錦屏,故名錦屏山。相傳唐尉遲敬德曾途經此地掛甲于山,又名掛甲山。[1]

主要景點

摩崖石雕

一是在掛甲山腳下從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開始至明朝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九百多年間的歷代摩崖石雕,共有五區七組之多。其刻工之精細、造形之優美,使游者讚嘆不已,其中有一佛像,右手托腮,左膝微屈,兩目微合,神態自若,運用了浮雕與線雕相結合的、富於立體感的手法,實為精品之作。

鐵佛

是摩崖造像旁的佛閣內端坐的一尊鐵佛,高二米五,鑄於金代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三月。原存放于吉縣屯裡鎮五龍宮村的鐵佛寺內,九十年代初被盜,幾科被偷運出境,公安人員千辛萬苦始予追回。1995年吉縣文物站復修「佛閣寺」,將鐵佛安放其中。有樂善好施之主捐款上萬元以金粉重裝,使原本鑄造技藝精湛、栩栩如生的佛像,更加輝煌端莊。

皇天后土廟

坐落在掛甲山巔。沿公路上行五百米,再登台階108級,便可見到兩相對峙、造形優美的鐘鼓樓。鐘樓內懸掛金代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鑄造的原安平村安國寺大鐘一口,花紋清晰,聲音宏亮。再上台階36級,便可見皇天后土廟。此廟為仿本縣謝悉村「坤柔聖母廟」而建。謝悉廟始建於宋朝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元代在原址上重建。該廟的斗拱、額枋、梁架等結構奇特,為中國古代建築中之少見者,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但原廟已經坍圮,為保存這一古建瑰寶,故按該廟原貌修建了這座皇天后土廟。廟內現塑有伏羲與女媧像,神形端莊。除以上三處外,佛閣寺內還陳放着北魏、隋、唐各代的佛像造像碑,石佛、文字碑刻數十尊及閻錫山在克難坡的《洪爐歌》石刻一方。[2]

參考資料

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