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西貓耳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西貓耳朵

山西貓耳朵是中國山西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調味的好壞,就很難有一定的標準。貓耳朵是把面和得軟軟的,搓成大拇指的條子,再壓成蠶豆大的小塊,然後用拇指食指捏着一轉,便被捲成像貓耳朵一樣。在開水裡煮熟它,撈起來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里吸存着湯汁,味道飽和,吃起來十分鮮美。配料各隨其便,一般人家愛用韭菜肉絲和蝦米,就很夠味,講究的用蝦仁、蟹肉、冬菇、火腿,就隨心所欲,沒有止境的了。

基本內容

中文名:山西貓耳朵

是否含防腐劑:否

主要原料:白面,莜麵

輔料:木耳 香菇 金針

食品介紹

貓耳朵是晉中、晉北等地區流行的一種風味麵食。它吃着筋滑利口,製作簡便,隨鄉就俗,適用多種麵粉和澆頭,又加製作簡便,倍受群眾歡迎。在晉中一帶,人們用白面、高粱面製作;在雁北、忻縣高寒地區,人們用莜麵、蕎面製作,取名「碾疙瘩」,還名「碾飥飥」。尤其因莜麵製作柔軟,還能碾推成花紋、觸鬚等式樣,更使這種麵食形象多彩多姿。


貓耳朵原是民間吃食,因其筋滑爽口,別有風味,一些賓館、飯店的廚師,把它推薦給外賓。許多貴賓食後讚不絕口。從此,這種麵食進入了「大雅之堂」,如同清宮風味小窩窩頭一樣,成了筵席上的一道佳食美味。

山西做法

白面:用精粉一斤,水五兩。先將麵粉倒進盆里,冬季用溫水,春夏秋用冷水和起面,扎光揉好。放在面案上,撒上麵粉,用麵杖擀成兩三公分厚的薄片,切成多半公分大小的劑頭,再撒一次麵粉,滾均勻。然後,兩手拇指相對按住面塊,一下一下往前推,推成形如貓耳朵狀即妥。鍋開時抖去麵粉下到鍋里煮熟撈起,澆上各種葷索打滷等澆頭,調以山西老陳醋,味香形美,可飽享口福。

蕎面:蕎面一斤,水五兩左右(除夏季外,一般都用溫水和面)和起,扎勻扎光,稍醒後搓成指頭粗的圓條,撒上麵粉,用左手食指與中指夾住圓條,用右手切成指甲蓋大的小劑子,然後用右手拇指在左手掌上,推成一個一個小卷,形狀同貓耳朵一般。鍋開後,抖去麵粉煮熟。撈出後澆上澆頭、調和,越吃越香。

莜麵:莜麵一斤,熱水七兩,潑起和好,用濕布把麵團蓋好,要趁熱製作。方法同蕎面。因莜麵光滑柔軟,還可用右手食指、拇指推碾成花紋形狀,其形狀更美。推好後上籠蒸熟,下籠後調以澆頭,調和即可食。各種面製作的貓耳朵除煮食外,還可燜食,即先把菜炒好,將貓耳朵倒在菜上,上火燜十五分鐘左右即熟。吃時攪拌均勻,調以調和,也很可口。

面的做法

1.紅面和白面以1:1的比例混合好,和成稍硬一點的面(比平時我們自家吃的手擀麵稍硬一點);

2.和好後,鬆弛10分鐘;

3.將鬆弛好的麵團擀成5cm厚的面片,用刀切面5cm寬的條,再將條切面中指指蓋大小的面塊即可;

4.將切好的小面塊一一用大拇指在案板上捻成貓耳朵的形狀就可以了(其實就是大拇指放在面塊上,用力向上一推就可以了)

5.所有的面都做好後,放入鍋內煮熟,撈出,澆入鹵,撒上一點香菜,一碗香噴噴的面就出來了。香啊……流口水了……

相關報道

通心粉的中國親戚——「貓耳朵」

經常吃西餐的人大概對通心粉耳熟能詳,但是知不知道它有一個中國親戚呢?它就是「貓耳朵」。據說馬可波羅喜歡吃中國的貓耳朵,於是學會了它的做法,回去以後就仿製出來,然後就用機器批量生產了,演變到今日就成通心粉了。

正宗的貓耳朵確實是中國的美食了,不過現在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杭州貓耳朵,一種是山西貓耳朵

山西麵食:揪片與貓耳朵

貓耳朵由揪片演變而來,並與揪片成為山西麵食王國中的兩大花樣,在民間餐桌與市井餐館裡,有着數十種不同的製法與叫法,吐芳爭艷,譽高名揚。

揪片在晉南又稱水揪片、水圪飥,侯馬、臨汾一帶俗稱「鱉跳崖」,是將白面和成團,醒好後盆內注水,逐塊掐揪成銅錢大的薄片,投入鍋中煮熟,澆鹵而食。晉中商家大戶則注油而掐,稱為油掐圪飥。今多演變為將面擀片切條後,左手拿條,右手將面揪成拇指肚大的小片,稱為小揪片或掐疙瘩,煮熟撈出後可蓋澆,可熗鍋,亦可煎炒,不僅是一種家常麵食,而且在晉中還講究婚嫁時男女雙方啟程前吃,譽曰「歲數掐疙瘩」或「親疙瘩」,取歲歲平安之意。晉南則多將擀好的麵皮,用手撕成較大的片,投入鍋中煮熟後,沾醋調油辣子蒜吃,叫擦片子或撧片子;若是將蔥姜蒜末與辣椒油熗在面上,澆各樣調料拌食,則稱為油潑猴兒面,是自家人享用的一種美味。

揪片特別是水揪片,是漢代製作湯餅的古法傳承,北齊後亦稱餺飥,宮廷設有湯官負責製作。後人多以蕎麥為制,兩宋時進入市肆經營,僧俗均食,陸游詩說「蕎熟山僧分餺飥」(《題庵壁》)。金代餺飥始向貓耳朵發展,民間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1]金泰和五年,元好問赴並應試,至陽曲逢雙雁比翼,有獵者獲其一,另一悲鳴投地而死。元好問感其情,買雙雁葬於汾水之濱,作《雁丘辭》並搓巧面以祭。現在,丘為古蹟,辭亦流芳,巧面更成為人們傳情之美食(《面道天下》)。當其時,巧面流傳於民間,呼作圪搓面,製法是將面揪捏成小片,然後在面板上捻搓成形。後來傅山先生曾寫有《圪搓小賦》,並在《嗢陀南賦》中贊曰「冰蠶初蠕,雀舌方。嫩難大嚼,香飫寸心」。

圪搓面本是為祭雁而制,元代騎馬射獵者卻奉為獲獵之吉食,稱為「馬乞」,進入了御宴當中(《中國歷代御膳大觀》)。今天,婁煩、陽曲等地仍習慣在臘八節時吃「捂麻雀餑餑」、「打麻雀面」,即是將面捻成圪垛垛,搓成圪搓搓,煮熟撈出來,在院裡撒一點兒,表示捂麻雀、打麻雀。太原亦有將圪搓面稱為「麻食」者,蓋「馬乞」諧音世傳之故。元代《飲膳正要》還記載一種「雞頭粉撧面」,是一種似銅錢大小的面片。可見揪片與貓耳朵在元代就開始並行發展了。明清時圪搓面已在山西民間普遍食用,並傳播到陝冀魯豫乃至江南一帶。相傳乾隆下江南時曾食之誇讚,因其形似貓耳,呼為「貓耳朵」(《名食掌故》)。解放後著名作家老舍在晉陽飯莊品嘗此面,寫詩讚曰:「駝峰熊掌豈堪夸,貓耳撥魚實且華。」

貓耳朵麵食在民間傳承發展,製法多、名稱異。如晉中製法是將蕎面揉好後,搓成指頭粗細的條狀,掐成豆大小塊,在左手心上搓捻成小花疙朵,稱為「疙朵兒」,也叫「輾疙瘩」,有的則雙手持之,在面板上搓捻成形。晉北地區人民直接將麵條夾在左手無名指與中指之間,用右手掐成小塊面丁後在左手心上搓捻成形,叫作「蕎面疙飥」。山西嵐縣一帶將白面擀片切丁,用筷頭捅捻出小窩,稱為「珍珠疙窩」。在吉縣等晉西南一帶,人們從和好的蕎麵團上,用右手拇指與食指掐出一塊,在纖細的高粱稈做成的箅子上用大拇指搓成形,似紡線車上的鐵葫蘆,又稱為「蕎面鐵葫蘆」,多配羊肉炒酸菜而食。製作最精細的要數晉南的搓豌子,用頭籮小麥麵粉和成麵團,擀片切成四方小塊,先將一對角捏合,再從對合的地方橫捏一下,呈空心元寶狀,如兩粒連在一起的豌豆,故又稱「搓豌子」。

貓耳朵凡數十種,除用蕎面、小麥面外,還用豆面、莜麵、高粱面等原料,配以各種不同的葷素澆頭、菜碼和小料,備受人民喜愛,不僅作為日常花樣麵食,還用來待客和婚嫁宴賓。晉中介休講究女婿到岳父家吃貓耳朵,取意吃了好聽話。晉南則男婚女嫁前,事主將麵粉分給鄰居,全村大閨女、小媳婦人人動手捏制,沿襲成一家有事大家相幫的習俗。

2008年6月,山西貓耳朵製作手藝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三晉文化的共同財富,中國食文化的一顆明珠。

參考文獻

  1. 周末了,來一碗貓耳朵,山西人在四川, 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