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西民居磚雕藝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西民居磚雕藝術

山西民居磚雕是廣泛流傳於山西省境內的的漢族傳統磚雕技藝。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山西文化內涵,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廣泛應用於磚瓦建築中,主要存在形式有:脊領、影壁、花牆、墀頭、門樓等。2008年山西省以清徐縣為代表申報山西民居磚雕藝術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內容

中文名:山西民居磚雕藝術

性 質:傳統磚雕技藝

地 區:山西省太原市南部

民 族:漢族

歷史

清徐縣位於山西省 太原市南部,屬於山西省太原市管轄。過境的汾河瀟河,為清徐這個文明而古老的地方沉澱了優質豐厚的磚雕燒制土壤。在境內都溝新石器遺址,馬峪古文化遺址中,相繼出土了大量灰陶,黑陶和彩陶。經專家鑑定,這些陶器屬仰韶文化。說明早在夏商之前,清徐當地的漢族先民已經掌握制陶燒磚技藝。

隋唐宋元以來,從境內諸多寺廟磚瓦中,均可看到雕刻痕跡。特別在明後期至清前期的兩百餘年中,隨着晉商的崛起,境內各村各社建造壇廟寺觀蔚然成風「一顆印」式的「四合院」到處林立,一條條用磚瓦建築的大街再肆出現。脊領影壁花牆門樓等磚雕工藝品的市場需求量確實很大。這就客觀地促進了清徐磚雕技藝的發展。民間相傳,到清代中後期。境內平均四個村莊中便有一座小磚窯,而且每座磚窯均可燒出「花貨(即磚雕)」。當時,境內窯王堡、小王村、大常村、東木莊的磚雕花樣繁多,產量頗豐,銷路也很遠。

現狀

直到如今,尚有許多作品存世並稜角俱在,完整無損。細考清徐磚雕的特點:一是土質特好,經久耐用;二是花樣繁多,套路頗大;三是畫工精細,刀工別致;四是譜系名確,傳承有序。民國十七年後,境內廟宇不斷拆除,磚雕市場日見疲軟,各地磚雕業主紛紛封窯,但清徐窯王堡磚雕仍然堅持燒造。二十一世紀以來因受政府土地政策限制,於2002年秋封窯。

目 前,一是磚雕產品並無多大市場,二是國家土地政策不允許燒磚用土,三是年青人不願意學習雕磚技藝。清徐磚雕正瀕臨失傳危機。[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