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芒萁骨
漢語拼音:Mánɡ Qí Gǔ
別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檳草、烏萁、芒仔、穿路萁。路萁子柴、雞毛蕨、筲萁子柴、反蕨葉、蜈蚣草、硬蕨萁、狼萁草、蕨葉草
性味:味微苦、澀,性平
功能:活血,止血,解熱,利尿
主治:婦女崩帶,尿道炎,外傷出血,燙傷
山芒,中藥名。
為裏白科芒萁屬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Houtt.)Nakai[Polypodium pedatum Houtt.; D.dichotoma(Thunb.)Bernh.]的幼葉、葉柄。具有活血,
止血,解熱,利尿的功效。治婦女崩帶,尿道炎,外傷出血,燙傷。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山芒
拼音名:Mánɡ Qí Gǔ
英文名:Dichotomy Forked Fern
別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檳草、烏萁、芒仔、穿路萁、路萁子柴、雞毛蕨、筲萁子紫、反蕨葉、蜈蚣草、硬蕨萁、狼萁草、蕨葉草、芒萁、蕨萁、蓈萁、鐵蓈萁、鐵芒萁、鐵蕨雞、硬腳萁、狼萁蕨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cranopteris pedata(Houtt.)Nakai[Polypodium pedatum Houtt.;Dicranopteris dichotoma(Thunb.)Bernh.]
出處
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裏白科植物芒萁的幼葉、葉柄。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
根狀莖橫走,細長,褐棕色,被棕色鱗片及根。葉遠生,
葉柄褐棕色,無毛;葉片重複假兩歧分叉,
每一交叉處均有羽片(托葉)着生,在最後一分叉處有羽片兩歧着生;
羽片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20-30cm,寬4-7cm,先端漸尖,羽片深裂;
片長線形,長3.5-5cm,寬4-6mm,先端漸尖,鈍頭,邊緣干後稍反卷;
葉下白色,與羽軸、裂片軸均被棕色鱗片;細脈2-3次叉分,每組3-4條。
孢子囊群着生細脈中段,有孢子囊6-8個。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強酸性的紅壤丘陵、荒坡林緣或馬列尾松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和甘肅南部。
性狀
- 1.性狀鑑別: 葉捲縮,葉柄褐棕色,光滑,長24-56cm,葉軸一至二回或多回分叉,
各回分叉的腋間有1個休眠芽,密被絨毛,並有1對葉狀苞片;末回羽片展開後呈披針形,
長16-23.5cm,寬4-5.5cm,篦齒狀羽裂,裂片條狀披針形,頂端常微凹,
側脈每組有小脈3-5條;上表面黃綠色,下表面灰白色。氣微,味淡。
- 2.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
①葉上表皮細胞壁波狀彎曲,無氣孔;下表皮細胞壁平直,稍彎曲,氣孔較多,不定式。
②葉柄皮層細胞類圓形,壁薄。
③梯紋管胞直徑15-39μm。
④單細胞非腺毛壁平滑,厚約5.2μm。
⑤澱粉粒單粒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5-8μm,層紋及臍點均不明顯。
⑥纖維成束,棕紅或棕黃色,紋孔明顯,直徑約31μm,壁厚約10μm。
⑦下皮細胞黃色,長方形或長多邊形,壁厚5-8μm,紋孔明顯。
⑧內皮層細胞長方形,排列整齊。
性味
苦;澀;性涼
歸經
肝;膀胱經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清熱利尿;解毒消腫。主婦女血崩;跌打損傷;熱淋澀痛;白帶;小兒腹瀉;痔瘺;目赤腫痛;外傷出血;燙火傷;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敷;或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福建民間草藥》:活瘀止血,利尿解熱。
2.《陸川本草》:止血,生肌,行氣。治刀傷出血,傷口潰爛,疝氣。
3.《湖南藥物志》:葉,搗爛敷蜈蚣咬傷。
摘錄
《中華本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