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羊臭虎耳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羊臭虎耳草

中文學名:山羊臭虎耳草

拉丁學名:Saxifraga hirculus L.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薔薇目

亞 目:虎耳草亞目

科:虎耳草科

亞 科:虎耳草亞科

族:虎耳草族

屬:虎耳草屬

亞 屬:山羊臭亞屬

分布區域:山西新疆

四川稻城)、雲南

西藏尼木

亞東昂仁

組:山羊臭組

亞 組:唐古拉亞組

系:繁縷葉系

亞 系:山地亞系

山羊臭虎耳草(shān yáng chòu hǔ ěr cǎo,學名:Saxifraga hirculus),為虎耳草科虎耳草屬下的一個種。產山西五台山五寨蘆芽山)、新疆烏魯木齊和靜沙灣新源)、四川稻城)、雲南德欽)和西藏尼木亞東昂仁)。 [1]

山羊臭虎耳草形態特徵

山羊臭虎耳草, 多年生草本,高6.5-21厘米。莖疏被褐色捲曲柔毛,而葉腋部之毛較密。

基生葉具長柄,葉片橢圓形、披針形、長圓形至線狀長圓形,長1.1-2.2厘米,寬3-10毫米,兩面無毛,邊緣疏生褐色柔毛或無毛,葉柄長1.2-2.2厘米,基部稍擴大,邊緣具褐色捲曲柔毛;

莖生葉向上漸變小,下部者具短柄,上部者漸變無柄,披針形至長圓形,長0.4-2.2厘米,寬1-6毫米,兩面無毛,邊緣具褐色捲曲長柔毛。

單花生於莖頂,或聚傘花序長2-3.7厘米,具2-4花;花梗長0.9-1.3厘米,被褐色捲曲柔毛;萼片在花期由直立變開展至反曲,橢圓形、卵形至狹卵形,長3-6.1毫米,寬1.5-3.5毫米,先端急尖或鈍,腹面無毛,背面和邊緣具褐色捲曲柔毛,3-11(-13)脈於先端不匯合;

花瓣黃色,橢圓形、倒卵形至狹卵形,長0.79-1.03厘米,寬2.9-6.8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鈍,基部具長0.3-0.5毫米之爪, 7-11(-17)脈,具2痂體;雄蕊長4-5.5毫米,花絲鑽形;

子房近上位,卵球形,長2-5毫米,花柱2,長1-1.8毫米。染色體2n=16,28,32。花果期6-9月。 [2]

山羊臭虎耳草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800-5 000米的灌叢間或高山草甸。錫金也有。模式標本采自錫金。

橫斷山區,本種植株的高低、葉片形狀及大小、花的數量等變化幅度常較大。

山羊臭虎耳草分布範圍

山西五台山五寨蘆芽山)、新疆烏魯木齊和靜沙灣新源)、四川稻城)、雲南德欽)和西藏尼木亞東昂仁)。

生於海拔2 100-4 600米的林下、高山草甸、高山沼澤草甸及高山碎石隙。蘇聯歐洲北部、東部和中部均有。模式標本采自瑞士[3]

山羊臭虎耳草變種

高山虎耳草西藏植物志)圖版20:32-38

Saxifraga hirculus var. alpina Engl. Monogr. Gatt. Saxifr. 124. 1872, p. p.; Engl. et Irmsch. in Engl. Pflanzenr. 67(IV. 117): 111. 1916, p. p.; 西藏植物志 2: 481. 1985. ——S. hirculus L. var. indica Clarke in Hook. f. Fl. Brit. Ind. 2:392. 1878, p. p.——S. hirculus L. var. alpina Engl. f. humilis Engl. et Irmsch. l. c.

此變種花單生於莖頂,萼片兩面無毛,可與原種區別。花期7-9月。

產我國西藏西南部。生於海拔4 500-5 000米的沼澤化草甸。錫金至克什米爾地區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地區。

參考來源

  1. 山羊臭虎耳草, 植物智, 2020-01-18
  2. 《中國植物志》 第34(2)卷 (1992) >> 095頁 PDF >> 山羊臭虎耳草 Saxifraga hirculus
  3. 山羊臭虎耳草 Saxifraga hirculus L. 中國植物圖像庫 2009年10月13日 - 山羊臭虎耳草Saxifraga hirculus L. 本種與山地虎耳草的區別:萼片花期直立至開展或反曲,3-11(-13)脈,花瓣7-11(-17)脈。花果期6-9月... 詳細 瀏覽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