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礬(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礬
2021042021_d44258ef172d3656479eCJi3YFYzhUFJ.jpg
圖片來源 http://www1.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96411674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山礬

漢語拼音:Shān Fán
別名:尾葉山礬《全國中草藥匯編》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平。入肺、胃經
毒性:葉,無毒《綱目》
功能:清熱利濕,理氣化痰
主治:黃疸,咳嗽,關節炎。外用適用於急性扁桃體炎,鵝口瘡

山礬,中藥名。為山礬科山礬屬植物山礬SymplocoscaudataWall.[SymplocossumuntiaBuch.-Ham.exD.Don]的根、花、葉。植物山礬,具有清熱利濕,理氣化痰之功效。主治黃疸,咳嗽,關節炎。外用適用於急性扁桃體炎,鵝口瘡。[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山礬

拼音名:Shān Fán

別名: 尾葉山礬

來源

山礬科山礬Symplocos caudata Wall.,以根、花、葉入藥。

生境分布

江西浙江

性味

辛、苦,平。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理氣化痰。主治黃疸,咳嗽,關節炎。外用治急性扁桃體炎,鵝口瘡。

用法用量

根3~5錢,花2~3錢。葉搗汁含漱。[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用法用量

內服:根15-25g,花10-15g。葉搗汁含漱。

相關論述

  • 1、《綱目》:「治久痢,止渴。」
  • 2、《福建藥物志》:「理氣豁痰。治慢性氣管炎。」

相關配伍

  • 1.治黃疸,山礬根50-100g。燉豬肚服。(《江西草藥》)
  • 2.治關節炎,山礬根200g,豬蹄一隻。水燉,服湯食肉。(《江西草藥》)
  • 3.治咳嗽、胸悶,山礬花15g,陳皮10g,菊花5g。水煎當茶飲。(《江西草藥》)

採收加工

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乾;2-3月採花,曬乾;夏、秋季採挖根,洗淨,切片曬乾。

藥材性狀

葉片多皺縮破碎,棕褐色或黃褐色,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形、狹倒卵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長4.8-6.0cm,寬1.8-2.1cm,先端常呈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具淺鋸齒或波狀齒,有時近全緣,中脈在上面部分凹下,側脈和網脈在兩面均凸起,側脈每邊4-6條;葉柄長2-7mm。葉薄革質。氣微,味淡。

總狀花序長2-4cm,被展開的柔毛;苞片闊卵形至倒卵形,密被柔毛,小苞片和苞片圓形;花萼筒倒圓錐形,無毛,裂片三角狀卵形,背面有微柔毛;花冠黃褐色,5深裂幾達基部,長4-6mm,裂片背面有微柔毛。氣微,味淡。

形態特徵

植物山礬,別名鄭花《山谷內集》,芸香、椗花、柘花、瑒花、春桂、七里香《綱目》,㮳花《植物名實圖考》,山桂花《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喬木,嫩枝褐色。葉薄革質,卵形、狹倒卵形、倒披針狀橢圓形,長3.5-8厘米,寬1.5-3厘米,先端常呈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具淺鋸齒或波狀齒,有時近全緣;中脈在葉面凹下,側脈和網脈在兩面均凸起,側脈每邊4-6條;葉柄長0.5-1厘米。總狀花序長2.5-4厘米,被展開的柔毛;苞片早落,闊卵形至倒卵形,長約1毫米,密被柔毛,小苞片與苞片同形;花萼長2-2.5毫米,萼筒倒圓錐形,無毛,裂片三角狀卵形,與萼筒等長或稍短於萼筒,背面有微柔毛;花冠白色,5深裂幾達基部,長4-4.5毫米,裂片背面有微柔毛;雄蕊25-35枚,花絲基部稍合生;花盤環狀,無毛;子房3室。核果卵狀壇形,長7-10毫米,外果皮薄而脆,頂端宿萼裂片直立,有時脫落。花期2-3月,果期6-7月。

分布區域

分布於我國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1500米的山林間。[3]

參考資料

  1. 山礬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山礬中醫世家
  3. 山礬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