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之鵲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鵲山出於【山海經】第一卷『南山經』中的『鵲山招搖山』。
出處
鵲山出於【山海經】第一卷『南山經』中的『鵲山招搖山』。
原文
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榖(gu音同谷)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xing念一聲)狌,食之善走。麗麂(ji念三聲)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jia念三聲)疾。
注釋
金玉:指沒有經過提煉和打磨的金屬礦物和玉石。
榖:即構樹,落葉喬木,長得很高大,適應性強。木材可做器具用,而樹皮可作為桑皮紙的原料。
禺:傳說中的一種野獸,像獼猴但大一些,紅眼睛,長尾巴。也有說是猴子。[1] 狌狌:傳說是一種長着人臉的野獸,也有說它就是猩猩的,而且它能知道往事,卻不能知道未來。
育沛:一說指蜜蠟。一說指琥珀類的東西
瘕疾:由寄生蟲引發的腹內結塊。
譯文
南方首列山系叫做鵲山山系,鵲山山系的頭一座山是招搖山,屹立在西海岸邊,生長着許多桂樹,又蘊藏着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種草,形狀韭菜卻開着青色的花,名叫祝余,人吃了它就不會感到飢餓。山中又有一種樹木,形狀像構樹卻呈現黑色的紋理,並且光華照耀四方,名稱叫迷榖,將它佩帶在身上就不會迷失方向。山中還有一種野獸長得像猴子,但有白色的耳朵,它的名字叫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讓人走得飛快。麗麂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許多育沛,將它佩帶在身上就不會生瘕疾。
河北鵲山
鵲山風景區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扁鵲廟的西側,因是名醫扁鵲封地而得名鵲山。又因春秋戰國時期虢國太子由扁鵲治好了他的病,拜扁鵲為師,跟隨扁鵲到此山採藥,故又叫太子岩,山上留有太子洞、太子樓等遺蹟。
鵲山自然景觀中以「白玉帶」最為奇特,在東坡海拔660—680米陡立的山崖間,環山水平出露着一條長上千米、厚達10幾米的白色石英和長石的侵入岩層,遠望蒼山如黛,白帶蜿蜒盤繞山崖間,形成罕見的「蒼山玉帶」天然絕景和地質奇觀。[2]
濟南鵲山
鵲山(Queshan Mountain)是濟南市山峰,在黃河北岸,與濼口碼頭斜相對。相傳昔日每年七八月間,烏鵲飛翔,布滿山巔;又相傳先秦名醫扁鵲曾在這裡煉丹,死後葬此,故名「鵲山
鵲山是山東省濟南市北郊,黃河北岸的一座小山,與東面不遠的華山(故稱:華不注)遙相呼應,均屬於齊煙九點之一。相傳扁鵲曾經在山下煉丹,故名鵲山。 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現存於台灣故宮博物院)就是描繪的鵲山和華不注山一帶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