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海經之角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甪(lù)端在《辭海》里的釋義:「角」字的變體與異讀。甪端(lù duān)是一種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一角,甪端據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里,通四方語言,而且只陪伴明君,專為英明帝王傳書護駕。寄寓了中國民眾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

歷史起源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到處收括民間寶物裝皇宮。喜歡馴養異禽怪獸,在咸陽郊外圍地千畝,築「禽獸園」收羅珍禽異獸。

一日,秦始皇臨駕「禽獸園」觀獸,忽對園官說:「朕想看到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野獸,你們能捕得嗎?」園官說:「不知其獸為何物,妄不敢言能捕之。」 秦始皇一聽,到也說得有理,就說:「那朕命你們用園中之獸雜交,以育出怪怪之獸。」園官不敢違命:「遵旨。」 「禽獸園」眾官忙碌了幾年。有一天,見到一頭碩大的野牛臨產,竟然生下一對獨角怪獸,一雄一雌。其形怪異,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眾官大喜,商量該起個名稱,再向秦始皇報喜,最後定名它為甪端。

秦始皇獲報,隨即帶領宮中大臣赴「「禽獸園」」觀怪獸。秦皇見到這對從未見過的怪獸,甚喜。問:「此獸何名?」園官忙答:「角端。」 秦始皇問:「何取此名?」園官解說:「此獸為獨角,端生頭頂中央,不偏不倚,故名角端。」 秦始皇說:「角端之名尚欠。朕賜它名甪端。可有人明了甪端之意?」一園官謹小慎微地說:「皇上賜名甪端,意在:角字為七劃之字,字頭形似雙角,指的是雙角獸之角;甪字為六劃之字,字頭形似獨角,指的是獨角獸之角。皇上改得極好。」 秦始皇大笑:「對也,好聰明之人。」就命他專管繁殖甪端的後代。可憐這批園官,不知偶得甪端之緣。不知異各動物雜交所得之仔,絕無繁衍能力。[1]

秦始皇等了五年,不見奏報甪端有後,就命,再不育出後代,一個月殺一園官。甪端得知此情,為不冤屈園官,於深夜,衝破禁錮,騰空向南方巡行。秦始皇得知此事,命御林軍捕甪端,格殺不論。 甪端拚命逃命,途中剛想歇腳,因生相怪誕,招來當地人圍觀,不得不亡命而逃。甪端巡行到甫里鎮郊的澄湖上空,見到湖水清澈,水波浩渺,叢澤流芳,奇麗秀絕,靈氣鬱盤,無長江之激浪,少太湖之廣寒,便偷偷降落匿於湖中。當地人不但不追捕轉觀,反而為它們提供食物,在湖邊搭了一個大棚讓它們居住。甪端見當地人諄朴、善良、厚道,也就安心居在澄湖之畔。每當湖中發生沉船,有人落水,甪端就騰飛而至,背馱落水人送至岸上,又將沉船拖至岸轔。自從甪端來臨,澄湖一帶風調雨順,少有天災。後來,兩隻甪端死了。當地人將它們合葬在澄湖岸邊。

歷史演變

甪端在漢代初期似乎只是珍禽異獸中的一種, 而不是神獸,沒有什麼特別技能。《史記集解 》引郭璞注釋: 「角湍,音端, 似豬, 角在鼻上, 堪作弓。 李陵曾以此弓十張遺蘇武也。」 自南北朝歷唐、宋, 「角端」被賦於種種 「神奇」的內容, 諸如 「日行萬八千里」、「能言 , 曉四夷之語」, 並被歸入須待「明君聖主」在位方始現身的「祥獸」「瑞獸 」, 而與「周市 」、「符拔 」、「麒麟」等共列。 瞿曇悉達《開元占經》卷 116《獸占一周市角端》: 「《瑞應圖》曰: 周市者, 神獸名也。 星宿之變而見, 王者德盛則至。又曰: 角端日行萬八千里, 能言, 曉四夷之語, 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隱之事, 則角端奉書而來」。[2]


進入元朝以後, 除了「能諸國語」、「能人言」、「能言」外,「角端」還增加了外觀「極壯大」、「高如浮圖」的「特徵 」。 王揮《秋澗集》卷 29《讀後漢西域傳論》: 「世外鴻荒古罕聞, 角端人語鳥雄尊。 縱橫最愛宣城筆, 理絕人區略不論。 角端,獸名, 極壯大, 能諸國語」。

外貌形態

甪端外形怪異,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