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海經之檮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áo wù),別名傲狠,中國神話中上古時期的四凶之一。

所謂「四凶」,最早指的是上古年間四位殘暴的部落首領,後來被杜撰為他們部落圖騰的四種怪物。

歷史記載

據《神異經》記載, 檮杌是生活在偏遠西方的怪物,它體格像老虎而毛類犬,毛很長,臉有點像人,腿有點像老虎,嘴巴長有像野豬一樣的獠牙,尾長丈八尺,在西方稱霸,能斗不退。而「檮杌」,較早見於《左傳·文公十八年》,原文是: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

大概意思是這人油鹽不進,百姓就喊他「檮杌」。從這個意義上講,檮杌有點像北方人講的「棒槌」,一竅不通,因為檮就是舂的意思。《楚辭·九章·惜誦》:「檮木蘭以矯蕙兮,糳申椒以為糧。」把香草搗成香草醬。「檮」也寫作「擣」,而「擣」通「搗」。樹木沒有枝丫,光禿禿的叫「杌」。你看一根用來「擣」的光禿木頭,不正是一根棒槌?

檮杌和棒槌屬於一種東西。而棒槌也好,檮杌也好,都是實心的東西,所以檮杌的特點是「頑」。這裡的「頑」,指不開竅,比如「頑石」,指實心的大石頭,區別於太湖石這樣的「巧石」(「竅」字也從「巧」),而不是通常我們說的調皮搗蛋的「頑皮」。另外有一句罵人的話叫「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擀麵杖同樣是一根沒有窟窿眼兒的「檮杌」。 因為檮杌其人桀驁難馴的品性,以至後來逐漸演變成民間傳說中的四凶之一。其他三凶分別為混沌、饕餮、窮奇。

關於上古四大凶獸,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是一定聽說過這種說法,實際上,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中,確實有好幾個為禍一方甚至是危害天下的異獸,雖然我們現在知道,這大概都是上古時期杜撰出來的一種形象化的異獸,但是實際上,研究這些古人留下來的珍貴文獻資料,能夠了解古人的一些思維,甚至能夠在這些神話傳說中解讀出很多有趣的故事。 對於這種異獸,上古時期人們還是很忌憚的, 但是實際上自然界並不存在這種生物,實際上,這種異獸應該是人們在生活生產中構思出來的一種並不存在的生物,畢竟在古時候老虎已經是很恐怖的野獸了,如果再加上其他的生物特徵組合,那就更加的令人害怕了。

四凶

中國神話傳說中由上古時代的舜帝流放到四方的四個凶神。四凶在《左傳》和《史記》中均有記載,但是內容卻不盡相同。 《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1] 《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述是:帝鴻氏之不才子「混沌」、少皞氏之不才子「窮奇」、顓頊氏之不才子「檮杌」,以上合稱「三凶」,加上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稱「四凶」。[2]

結合民族學理論推測,四凶的本貌應是四個部落的酋長,他們不服舜帝統治,就被舜帝流放。四凶獸可能就是這四個部落的各自圖騰。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