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海經·海外東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海經·海外東經》是創作於戰國時期的一篇散文,出自《山海經》作者不詳。[1]

原文

海外自東南陬至東北陬者。

𨲠jiē丘,爰有遺玉、青馬、視肉、楊柳、甘華。甘果所生,在東海。兩山夾丘,上有樹木。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堯葬東。

大人國在其北,為人大,坐而削船。一曰在[肆差-聿]後北。

奢比之屍在其北,獸身、人面、大耳,珥兩青蛇。一曰肝榆之屍在大人北。

君子國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使二(大)(文)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有薰華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屍北。

𧈫𧈫hóng在其北,各有兩首。一曰在君子國北。

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工/蟲][工/蟲]北兩水間。其為獸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背)青黃。

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

帝命堅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堅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堅亥。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黑齒國在其北,為人黑(齒),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堅亥北,為人黑(首)(手),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曰居上枝。

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龜。

玄股國在其北,其為人衣魚食[鳥區],使兩鳥夾之。一曰在雨師妾北。

毛民之國在其北,為人身生毛。一曰在玄股北。

勞民國在其北,其為人黑。或曰教民,一曰在毛民北,為人面目手足盡黑。

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

譯文

海外從東南角到東北角的國家地區、山丘河川分別如下。 𨲠丘,這裡有遺玉、青馬、視肉怪獸、楊柳樹、甘柤樹、甘華樹。結出甜美果子的樹所生長的地方。𨲠丘就在東海邊,被兩座山夾着,上面覆蓋着鬱鬱蔥蔥的樹木。另一種說法認為𨲠丘就是嗟丘。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各種果樹所存在的地方,在葬埋帝堯之地的東面。

大人國在它的北面,那裡的人身材高大,正坐在船上撐船。一 種說法認為大人國在?丘的北面。奢比屍神在大人國的北面,那裡的人都長着野獸的身子、人的 面孔、大大的耳朵,耳朵上穿掛着兩條青蛇。另一種說法認為肝榆屍神在大 人國的北面。

君子國在奢比屍神的北面,那裡的人穿衣戴帽而腰間佩帶着 劍,能吃野獸,使喚的兩隻花斑老虎就在身旁,為人喜歡謙讓而不爭鬥。那 里有一種薰華草,早晨開花傍晚凋謝。另一種說法認為君子國在肝榆屍神的北面。

虹霓,俗稱美人虹。據古人說,虹雙出而顏色鮮艷的為雄,稱作虹在它的北面,它的各端都有兩個腦袋。另一種說法認為𧈫𧈫在君子國的北面。

朝陽谷,有一個神人叫做天吳,就是所謂的水伯。他住在𧈫𧈫北面的兩條水流中間。他是野獸形狀,長着八個腦袋而是人的臉面,八隻爪 子八條尾巴,背部是青中帶黃的顏色。

青丘國在它的北面。那裡有一種狐狸長着四隻爪子九條尾巴。另一種說法認為青丘國在朝陽谷的北面。 天帝命令豎亥用腳步測量大地,從最東端走到最西端,是五億 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拿着算籌,左手指着青丘國的北面。另一種說法 認為是大禹命令豎亥測量大地。還一種說法認為測量出五億十萬九千八百 步。

黑齒國在它的北面,那裡的人牙齒漆黑,吃着稻米又吃着蛇,還有一條紅蛇和一條青蛇,正圍在他身旁。另一種說法認為黑齒國在豎亥所 在地的北面,那裡的人是黑腦袋,吃着稻米驅使着蛇,其中一條蛇是紅色的。 下面有湯谷。湯谷邊上有一棵扶桑樹,是十個太陽洗澡的地方,在黑齒國的北面。正當大水中間,有一棵高大的樹木,九個太陽停在樹的下 枝,一個太陽停在樹的上枝。

雨師妾國在湯谷的北面。那裡的人全身黑色,兩隻手各握着一 條蛇,左邊耳朵上掛有青色蛇,右邊耳朵掛有紅色蛇。另一種說法認為雨師 妾國在十個太陽所在地的北面,那裡的人是黑色身子而人的面孔,兩隻手各 握着一隻龜。

玄股國在它的北面。那裡的人穿着魚皮衣而吃鷗鳥蛋,使喚的兩隻鳥在身邊。另一種說法認為玄股國在雨師妾國的北面。

毛民國在它的北面。那裡的人全身長滿了毛。另一種說法認為毛民國在玄股國的北面。

勞民國在它的北面,那裡的人全身黑色。有的人稱勞民國為教民國。另一種說法認為勞民國在毛民國的北面,那裡的人臉面眼睛手腳全是黑的。

東方的句芒神,是鳥的身子人的面孔,乘着兩條龍。[2]

作品簡介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最有代表性的神話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鯀禹治水等。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