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居秋暝 王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居秋暝
圖片來自搜狐網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清新、鮮活的感受。此詩宛如一幅清麗秀致的山水畫卷,又似一曲恬靜優美的抒情樂章。這正是王維詩作的特點,詩中飽含畫意,讓人在品味詩句的同時,仿佛置身於美妙的畫卷之中

原文

王維〔唐代〕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新雨過後山谷里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

明月映照着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里傳來喧鬧聲,知是少女洗衣歸來,蓮葉輕搖知是上遊蕩下輕舟。

任憑春天的花草消失,眼前的秋景足以讓我流連久居。

賞析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首聯是寫雨後山中秋景,由於這裡人跡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空山」兩字點出此處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頷聯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多麼幽清明淨的自然美啊!王維的《濟上四賢詠》曾經讚嘆兩位賢士的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志高潔的人。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嗎?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毫不着力。

  頸聯中詩人先寫「竹喧」再寫「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寫到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着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着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這和諧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希望過閒適無憂無慮生活的嚮往,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黑暗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的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

  尾聯則是詩人有感而發。雖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願意留下來。其喜歸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靜、淡泊的田園生活,不願同流合污的感受。厭惡宦海之情溢於言表。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這首詩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緻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創作背景

  這首詩描繪的是清秋薄暮雨後初晴時的山村圖景,當作於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時。開元二十八年(740)後,他在終南山構築了別墅,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此詩即作於這個時期。

簡析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清新、鮮活的感受。此詩宛如一幅清麗秀致的山水畫卷,又似一曲恬靜優美的抒情樂章。這正是王維詩作的特點,詩中飽含畫意,讓人在品味詩句的同時,仿佛置身於美妙的畫卷之中。

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jié),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天寶年間,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