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的燈光(龔保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城的燈光》是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作品欣賞
山城的燈光
山城安康市,坐落在古老的秦巴山區腹地漢江邊。街衢縱橫,岡巒起伏,綠樹成茵,樓群林立……一年四季奔騰不息的漢江給了它柔媚和清瀅,從早到晚川流不息的車輛給了它生機和活力,而夜晚那無數盞燃亮在街道、廣場、大橋、公園、高樓大廈繁若星辰的燈光,則把它打扮得晶瑩亮麗,熠熠生輝,宛若一座從天而降的瑤台瓊室,給人以無窮美感和魅力……
傍晚,當淡淡的夜幕從天空剛剛降落,挺立在大橋路、金洲路、巴山路、解放路、育才路、濱江路等幾條主要大街兩旁的一排排繁華的路燈,就急不可待地齊刷刷睜開它們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將桔黃色的光亮灑向街面。一條條平坦寬闊的黑色柏油馬路,驟然就像罩上一層夢幻般的色彩,夜的黑暗,夜的恐懼,夜的憂鬱,轉眼就消失得無蹤無影,任車輛和行人自由奔馳行走。而那與路燈比肩而立的一棵棵枝繁葉茂的香樟樹,在路燈光照耀下,好像披上一件華麗柔美的桔黃色外衣,端莊大氣,亭亭玉立,儼然在向車輛和行人行着一個個深情的注目禮。
橫跨漢江、連通江南江北兩個城區的那座巨型鋼筋混凝土大橋——漢江大橋,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修建起來的,在經歷了近四十年風雨滄桑後,如今雖已容顏漸老,但在夜晚那一盞盞燦若珠璣的水晶燈和閃爍不停的霓虹燈裝扮照耀下,依然光彩奪目,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飛跨在波濤洶湧的江水之上的彩虹,用強勁有力的身軀,托舉着山城日夜南來北往奔騰不息的希望。
與十里長堤相偎的濱江公園,芳草萋萋,綠柳依依,每天下午六七點鐘光景,懸掛在樹枝間的紅燈籠,挺立在小徑邊的路燈,隱藏在花叢間的射燈,點綴在酒樓茶肆的霓虹燈,就次第亮起。那紅、綠、藍、白、黃、紫、橙等五顏六色的燈光,或閃爍,或跳躍,或遊走,或靜立。它們互相交織在一起,有一種別樣的韻致。其塗抹在花草間,瀰漫在樹蔭里,揮撒在小路上,流淌在樓廊中,像朦朧的詩,似多彩的畫,如抒情的音樂。老人們在這裡小憩,孩子們在這裡嬉戲,工作了一天的人們在這裡飲茶品茗,情意綿綿的戀人們在這裡談情說愛,吃夜宵的人們在這裡享用豐盛的美食……多彩的燈光,不僅給他們編織了一個溫馨燦亮的世界,還點亮了他們心中那追求美好生活的熊熊火焰。
位于山城東邊防洪大堤外的市中心廣場,是這個城市舉辦各種大型文體活動和市民自發健身娛樂的場所。上個世紀1983年盛夏時節那場震驚全國的大洪災,使這裡變成一片廢墟。經過近三十年修葺治理,如今這裡已是一片繁榮昌盛景象。在電力工人辛勤工作下,只見各種高低不同,大小各異,造型奇特美觀的燈具,俏立在廣場中央和四周,有的像玉雕,有的似花朵,有的如珠簾,有的若飛瀑……夜晚它們那激情四射的光芒,把廣場照耀得亮如白晝,富麗堂皇,引來許許多多拉琴唱歌的人,跳舞健身的人,打球鍛煉的人,習武練劍的人,休閒娛樂的人。歌聲、笑聲、琴聲、音樂聲、跑步聲,此起彼伏,四處迴蕩。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徜徉在光的海洋里,沐浴在光的韻律中,沉浸在光的溫馨里,游弋在光的舒適中,滿面微笑,自由放弛,無憂無慮,盡情享受着夜晚分分秒秒幸福快樂的時光。
燈是城市的眼睛,光是城市的夢想,城市的白晝因燈光而延長,城市的夜晚又因燈光而輝煌。我愛這美麗的山城,更愛這山城夜夜絢麗多彩的燈光,因為它是詩、是畫、是音樂、是山城夜的守護神。它給了山城光明,給了山城美麗,給了山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並引領着山城在這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里振翅騰飛……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