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展覽展示設計與布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展覽展示設計與布局

《展覽展示設計與布局》為勞動保障部培訓就業司推薦使用的國家級職業教育規劃教材,用於高職高專院校會展專業教學,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織編寫。《展覽展示設計與布局》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展覽展示設計基礎,包括展示設計基礎知識、展示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展示設計與人體工程學;中篇為展覽展示設計實務,包括展館布局設計、展位設計、展示平面設計、照明與色彩設計;下篇為展覽展示設計賞析,介紹了國內外優秀的展示設計作品。 《展覽展示設計與布局》面向會展行業的崗位要求,按照任務驅動模式編寫,具有實用、管用、夠用的特色,是高職高專會展專業及職業培訓教學的必備教材。也可供從事會展工作的有關人員參考。

基本介紹

出版社: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7月1日)

叢書名: 高職高專院校會展專業教材

平裝: 14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4565555

條形碼: 9787504565556

產品尺寸及重量: 26 x 18.5 x 1 cm ; 240 g

ASIN: B0011F5FKI

內容簡介

《展覽展示設計與布局》為勞動保障部培訓就業司推薦使用的國家級職業教育規劃教材,用於高職高專院校會展專業教學,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織編寫。《展覽展示設計與布局》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為展覽展示設計基礎,包括展示設計基礎知識、展示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展示設計與人體工程學;中篇為展覽展示設計實務,包括展館布局設計、展位設計、展示平面設計、照明與色彩設計;下篇為展覽展示設計賞析,介紹了國內外優秀的展示設計作品。

《展覽展示設計與布局》面向會展行業的崗位要求,按照任務驅動模式編寫,具有實用、管用、夠用的特色,是高職高專會展專業及職業培訓教學的必備教材。也可供從事會展工作的有關人員參考。

目錄

上篇——展覽展示設計基礎

第一章 展示設計基礎知識

第一節 展示設計概述

第二節 展示設計的由來及不同的發展階段

第三節 中外展示設計的發展

第二章 展示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第一節 先期調研準備工作

第二節 展示項目的策劃和創意設計

第三節 制定展示方案

第四節 展示設計的概預算

第五節 完成設計方案內容及進場施工程序

第三章 展示設計與人體工程學

中篇——展覽展示設計實務

第四章 展館布局設計

第一節 平面布局設計

第二節 立面空間與陳列展示布局沒計

第三節 環境氛圍的營造與設計

知識鏈接消防與安全的布局設計

第五章 展位設計

第一節 展位設計要素

第二節 展位造型方法

第三節 展位設計變化法則

知識鏈接不同裝飾材料在展位設計中的應用

第六章 展示平面設計

第一節 展示平面設計的概念與要素

第二節 展示平面設計的方法與技巧

第三節 圖文編排的格式

第四節 展示平面設計的具體應用

第七章 照明與色彩設計

第一節 展示照明的種類與形式

第二節 展示照明設計的應用

第三節 展示設計色彩知識

下篇——展覽展示設計賞析

第八章 優秀展示設計賞析

第一節 優秀展館外觀造型設計

第二節 優秀陳列布局設計

第三節 優秀展位設計

第四節 優秀展板設計

第五節 優秀展示櫥櫃設計

第六節 特色小型展示台設計

序言

會展業是集商務活動、會議展示、觀光遊覽、對外宣傳「四位一體」的新興產業,正在成為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具生命力的朝陽產業,發展潛力很大。但目前會展人才嚴重短缺,制約了該行業的快速發展。為了滿足高職高專培養會展人才的需要,我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開發了會展專業系列教材,共15本。參與本系列教材編審工作的專家主要來自: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中國會展經濟研究中心、中國國際展覽館協會、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分會、中國國際科技會議中心、北京國際會展協會、北京節慶文化發展中心、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組委會、成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香港亞太會展研究中心、博智會展設施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圓桌會議顧問公司(台北),以及北京聯合大學國際商務學院、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廣州大學旅遊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廈門國際會展學院等。他們是會展業內的資深專家和教師,其中不乏業內權威和知名人士,對會展行業的工作實際和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學情況十分了解。在編寫教材時,這些專家對教材的定位、結構、特點進行了反覆研究和推敲,

推薦

《展覽展示設計與布局》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會展經濟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參與教材編寫的行業專家和教師傾注了大量心血,將他們多年的實踐經驗無私地奉獻給讀者;參與審稿的專家也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教材的順利出版作出了貢獻。[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