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層序地層編圖系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層序地層編圖系列

層序地層編圖系列是指對沉積盆地進行精細的層序地層分析,並編制「點、線、面、體、時」的分析圖件。從而更詳細、全面和科學地再現盆地的層序地層學特徵,並能更好地為油氣勘探和預測服務。

簡介

編圖是野外(露頭)層序地層學的重點研究內容之一。「一圖抵萬言」正說明了編圖工作的重要性。野外層序地層學編圖的基本指導思想可以歸為:① 地上資料和地下資料相互結合,相互對比,相互映證。地上資料主要是野外(地表)露頭和現代沉積,地下資料主要是岩芯和測井。二者的相互結合強調研究的整體性和互補性。野外露頭只是反映地表出露的信息,其方法手段不利於地下信息的完整反映,而地下研究則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在一個研究區,不可能發育有齊全、不間斷的野外地表露頭,因而其反映的信息是不完全的,而地下研究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因而二者的相互結合和相互補充便可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實體,從而可以更精確地接近真實;野外露頭研究和地下研究的特徵是不一樣的,首先是二者本身所反映的尺度、採用的方法手段等都存在差異,再者研究所產生的結果或許也具有很大的不同,而這種差異是可以對比總結的,其結果具有深刻的意義,因此野外露頭研究和地下研究的結果理應能夠反映同一實體,具相互映證性;② 「點、線、面、體、時」系列圖件的結合

評價

自從層序地層學發明以來,隨着將其在各個研究範圍的應用,其研究需要編制的圖件也在不斷的變化。最初層序地層學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編制海平面變化曲線(Wilgus et al.,1988),直到80年代中期,全球海平面的變化和旋迴圖還是統治着層序地層學,甚至在Posamentier和Vail (1987)、Vail 等(1990)的文章中,仍可見層序地層中的體系域是由它們與海平面變化曲線的關係來確定的。在這期間,最著名的莫過於 Haq 曲線(Haq et al.,1977, 1987)。在陸相盆地的層序地層研究中,海平面變化曲線轉化為湖平面變化曲線,但由於陸相盆地與海相盆地的差別,使得湖平面變化對陸相層序的控制作用不如海平面變化對海相層序地層形成的控制作用明顯。但海(湖)平面變化曲線還是很有用的一種層序地層學研究方式。[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