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葉魚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尾葉魚藤 |
中文學名:尾葉魚藤 拉丁學名:Derris caudatilimba How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薔薇目 科:豆科 屬:魚藤屬 |
尾葉魚藤(Derris caudatilimba How),為雙子葉植物綱、豆科、魚藤屬的植物。攀援狀灌木。生長于山地路旁灌木林或疏林中。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尾葉魚藤
- 拉丁學名:Derris caudatilimba How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目:薔薇目 Rosales
- 亞目:豆亞目 Leguminosineae
- 科:豆科 Leguminosae
- 屬:魚藤屬 Derris
- 分布區域:中國廣東、雲南(東南部)
形態特徵
攀援狀灌木。枝棕褐色,無毛,散生圓形、灰白色皮孔,羽狀複葉長10-15厘米;葉柄和葉軸上面有槽;小葉3-4對,長橢圓形,長4-10厘米,寬1.4-2.8厘米,先端尾尖,基部闊楔形或稍鈍,中脈兩面均隆起,側脈6-7對,纖細,稍隆起;小葉柄短,黑褐色,稍膨大,長2-3毫米。
總狀花序腋生,狹窄,長10-25厘米,花序軸被稀疏微柔毛;花長9-10毫米;花梗絲狀,長3-5毫米,被稀疏微柔毛;花萼鍾狀,長寬各約3毫米,萼齒三角形;花冠白色,長6-7毫米,旗瓣橢圓狀圓形,先端凹陷,基部近截平,翼瓣線狀長橢圓形,有短尖耳,龍骨瓣斧形,有短尖耳;子房被微柔毛。
莢果舌狀長橢圓形,成熟時長4-9厘米,寬1.2-1.5厘米,腹縫的翅寬3-4毫米,背縫的翅寬0.8-1.5毫米,種子單生於莢果的中間;種子長腎形,長約8毫米,寬約7毫米。花期5-8月,果期11-12月。
生長環境
生長于山地路旁灌木林或疏林中。[1]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廣東、雲南(東南部)。
參考文獻
- ↑ 貴州省內不同品種魚藤植物中魚藤酮的含量分析,道客巴巴, 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