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尼陀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尼陀法,外文名:Netophah,基督教聖經地名。

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有上帝論、三位一體論、基督論、原罪論、救贖論、因信稱義等。基督教的經典是《聖經》,也稱《新舊約全書》,其中《新約聖經》27卷,與天主教[1]完全相同。《舊約》39卷,比天主教的《舊約》少7卷次經。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聖經》採用不同的譯本,譯法差別較大。基督教重要節日有聖誕節、復活節、受難節、聖靈降臨節(亦稱五旬節[2])、感恩節。

簡介

大衛30名勇士中,其中兩位的家鄉和稱號(撒下二十三28、29;代上十一30,二十七13、15)。耶路撒冷在主前586年被巴比倫攻陷後,基大利作省長,一些軍長來見他,其中一名軍長西萊雅就是一個尼陀法人(王下二十五23;耶四十8)。與所羅巴伯和耶書亞一起從巴比倫返國的人中,有56名是尼陀法人(拉二22)。

歷代志上九章16節提到利未人住在「尼陀法人的村莊」,而尼希米記十二章28節又說,在聖殿歌唱的人從耶路撒冷的周圍和「尼陀法的村莊」聚集。這兩處經文都顯示尼陀法是一個區域的名稱,而不只是一個城鎮。

尼陀法與伯利恆相連(參代上二54;尼七26),顯示尼陀法與伯利恆是在附近。但尼陀法確實的位置不詳,最有可能的地點是伯利恆東南面3.5哩外的伯法盧廢墟。那地附近有一水泉名「尼陀夫泉」,大概是保留了古代尼陀法的名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