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喬基耶維奇·謝迪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尤里·喬基耶維奇·謝迪赫 | |
---|---|
出生 |
1955.06.11 烏克蘭的諾沃切爾卡斯克 |
國籍 | 蘇聯 |
職業 | 鏈球運動員 |
知名作品 | 獲第3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冠軍, 譽為世界「鏈球之王」 |
尤里·喬基耶維奇·謝迪赫 ,1955年6月11日出生在烏克蘭的諾沃切爾卡斯克,他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鏈球運動員,尤里·謝迪赫在他的運動生涯中,4次創造鏈球世界紀錄、兩次榮獲奧運會金牌、兩次奪得歐洲冠軍。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在代表前蘇聯參加比賽期間,謝迪赫對鏈球項目的統治超過15年。
個人簡介
謝迪赫 1955年 6月 11日出生於前蘇聯的新切爾卡斯克,小時候他對游泳特別感興趣,曾夢想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游泳健將。12歲那年,一名教練員偶然發現了他的投擲才華,從此謝迪赫開始了他的田徑生涯。[1]
生平經歷
謝迪赫最初的訓練主要以全面身體訓練為主,並沒有從事鏈球的專業訓練,這為他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71年16歲的謝迪赫已能把鏈球投到57.02米。1972年他首次突破了「60米大關」,同年他進入基輔體育學院,師從前著名鏈球運動員邦達丘克。在教練的悉心指導下,他的鏈球成績進步很快。
1974年他以70.86米的成績第一次突破「70米大關」,並創造了世界中學生紀錄。1975年他的成績為75米,進入了世界優秀運動員的行列。1976年7月 28日謝迪赫和他的教練邦達丘克同時參加了第川屆奧運會的鏈球比賽。他不負重望,以77.52米的成績打破了奧運會紀錄,並奪得金牌。1980年是謝迪赫運動生涯中最輝煌的一年,他先是以80.38米和 80.64米的成績兩次打破世界紀錄,接着又以81.80米的優異成績創造世界紀錄,並蟬聯奧運會金牌。1981年他獲得第3屆世界盃田徑賽冠軍。1983年獲首屆世界田徑錦標賽亞軍。1984年由於前蘇聯抵制洛杉礬奧運會,使他失去了三奪奧運會金牌的機會。但在這一年,他以86.34米的驚人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突破85米的鏈球運動員。跨入1986年,謝達赫的成績又有了新的突破,他以86.66米和86.74米的成績兩破世界紀錄,其中86.74米的紀錄保持至今。
成就貢獻
1988年33歲的謝迪赫第三次來到奧運賽場,以83.76米的成績獲得銀牌。1991年他獲得第3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冠軍,成為該賽有史以來年齡最大的世界冠軍。謝迪赫的技術非常出色,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旋轉速度快,被認為是鏈球圈裡的短跑運動員。他雖然採用旋轉三周的投擲技術,但由於他的旋轉加速能力出色,因此所獲得的旋轉速度往往超過旋轉四周的運動員。正因如此,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世界田徑史上成績最卓著的鏈球運動員。1987年國際田聯慶祝成立75周年時,將其 1984年突破 85米大關、創造世界紀錄的精彩瞬間,評選為世界田壇75年來「100個金色時刻」之一。謝迪赫曾榮獲列寧勳章。
個人軼事
蘇聯功勳運動員尤里·謝迪赫在他的運動生涯中,4次創造鏈球世界紀錄、兩次榮獲奧運會金牌、兩次奪得歐洲冠軍。謝迪赫1955年出生在烏克蘭一個哥薩克族人家庭。他從小喜歡游泳和足球,選擇田徑運動完全是偶然的。
一天,謝迪赫和同伴在路邊踢足球,不慎將球踢進附近的一個體育場內。謝迪赫翻牆而過,來到一片草叢中尋找足球。正當他彎腰揀球時,一個鏈球迎面朝他飛來。就在千鈞一髮時,謝迪赫猛地蹲下身子,鏈球擦着他的頭皮飛了過去。教練員沃拉維克見此情景,立即跑過來對他大聲訓斥。謝迪赫聽着訓斥,一雙眼睛卻緊盯着鏈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提出想看一下怎樣投擲鏈球,沃拉維克給他示範後,謝迪赫便試投了一下。這一試擲引起了沃拉維克的注意,謝迪赫居然把鏈球扔到成年人也難以達到的地方。於是,謝迪赫立刻被吸收到體校投擲組訓練。
中學畢業後,謝迪赫被選送基輔體育學院學習深造,畢業後,他在世界鏈球冠軍、功勳教練員邦達爾丘克的指導下成績提高很快,接連獲得第21、22屆奧運會鏈球比賽冠軍。1984年年底,謝迪赫將鏈球擲到86.34米處,第4次創造世界紀錄。1991年8月,36歲老將謝迪赫在東京舉行的第3屆世界田徑錦標賽鏈球決賽中,以81.60米的成績再次奪得冠軍,當之無愧的獲得世界「鏈球王」的美譽。
破紀錄史
1986年兩次打破世界紀錄,成績分別為86.66和86.74米
1984年以86.34米的驚人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
1976年破奧運會賽會紀錄
1974年創造世界中學生鏈球紀錄
奧運會戰績:
1988年奧運會銀牌
1980年奧運會金牌
1976年奧運會金牌
世錦賽戰績:
1991年獲第3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冠軍
1983年獲首屆世界田徑錦標賽亞軍
田徑世界盃戰績:
1981年他獲得第3屆世界盃田徑賽冠軍
視頻
尤里 謝迪赫 1986年鏈球世界記錄
參考文獻
- ↑ 尤里·謝迪赫鏈球世界紀錄成績的運動學分析 《山東體育科技》199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