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尤在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尤在涇
尤在涇
逝世 1749年
國籍 中國清朝

個人簡介

家庭背景

尤在涇,清代醫學家。名怡,又字在京,號拙吾,又號飼鶴山人。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尤在涇少年時家境貧寒,曾以賣字畫為生。與同郡顧秀野(嗣立)、沈歸愚(德潛)等為摯友。

後隨馬俶學醫,深得賞識,並協助參訂沈朗仲《病機匯論》。尤在涇早年已開始行醫,但聲名未著,至晚年診治技術成熟,治病多奇中,醫名大振。尤在涇性情沉靜,淡於名利。結識了不少文人學士,在行醫之暇,以讀書種花養鶴等為消遣。著有《傷寒貫珠集》 [1] (刊於1810年)、《金匱要略心典》(刊於1732年)、《金匱翼》、《醫學讀書記》和《靜香樓醫案》等,前3種對後世影響較大

學術流派

尤在涇師承馬俶。馬俶是明代著名醫家李中梓的門人,屬李中梓的士材學派。馬俶素負傲名,門生甚眾,晚年得怡,甚喜,謂其妻曰:「吾今得一人,勝得千萬人矣!」